不同疗程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球约一半人口感染此菌,我国H.pylori感染率较高,自然人群的感染率为42%~90%。H.pylori与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Maastricht Ⅳ共识意见和我国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报告中均推荐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根除H.pylori一线根除治疗方案,共识意见还指出:对铋剂有禁忌或证实H.pylori耐药率仍较低的地区也可选用三联疗法[1,2]。但是目前各国各地区尚缺乏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谱,传统的三联疗法是否还适用于临床仍然未知。近年来很多研究显示,含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作为初次治疗时效果较好,但不同的疗程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3]。本研究拟应用7天,10天和14天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研究河北石家庄地区H.pylori根除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本地区临床合理选择根除H.pylori治疗方案的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共270例。1.1入选标准:①愿意配合并能进行随访,年龄在18~75岁之间,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包括: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②入选前经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证实为H.pylori阳性者;③既往未接受过正规H.pylori根除治疗。1.2排除标准:①治疗前2周用过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滞剂(H2RA)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者,治疗前4周用过抗菌药物或铋剂者;②存在严重的心、脑、肺疾患、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1.3终止研究标准:①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②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者;③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干扰本观察;④失访;⑤治疗期间妊娠。1.4一般情况:共入组270例患者,其中男133例,女137例,平均年龄49岁(18~75岁),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慢性活动性胃炎95例,消化性溃疡81例。2方法:2.1分组及试验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270例患者,按入选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90例者,治疗方案及疗程如下:A组(7d三联组):埃索美拉唑(20mg2/d)+阿莫西林(1000mg2/d)+(呋喃唑酮100mg2/d),疗程7d;B组(10d三联组)治疗方案同A组,疗程为10d;C组(14d三联组):治疗方案同A组,疗程为14d。各组的溃疡病患者再继续口服泮托拉唑片40mg1/日,吉法酯片100mg3/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总疗程为46周,胃溃疡为68周。所有患者在服用呋喃唑酮治疗期间以及停用呋喃唑酮后5天内,禁止饮酒。2.2疗效观察:疗程结束且停用所有PPI以及其他抗酸剂、铋剂、抗菌药物至少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阴性视为H.Pylori根除成功,若为阳性视为H.Pylori根除失败。并记录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安全性。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A、B、C组之间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分类及吸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1、Table2、Table3、Table4)。2H.pylori根除率2.1入组情况:A组入组90例,年龄1875(49.3±13.4)岁,失访2例,88例完成治疗,其中63例根除成功,25例根除失败;B组入组90例,年龄2273(48.6±13.2)岁,失访1例,因1例因恶心未能完成实验,88例完成治疗,其中72例根除成功,16例根除失败;C组入组90例,年龄1974(50.2±12.8)岁,失访2例,因1例因皮肤瘙痒、皮疹未能完成实验,87例完成治疗,其中76例根除成功,11例根除失败。2.2H.pylori根除率:三组PP分析分别为71.6%(63/88)、81.8%(72/88)、87.4%(7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其中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组和B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9、0.311)。按意向性分析(ITT)分别为70.0%(63/90)、80.0%(72/90)、84.4%(7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见Table5、Table6、Table7、Table8、Table9)。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8.0%和10.3%,三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晕、头痛、口苦、皮疹、皮肤瘙痒、尿黄等。B组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出现恶心,发热退出试验。C组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因出现全身瘙痒、皮疹未能完成实验。其余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处理,服用期间或疗程结束停药后自行缓解。(见Table10、Table11)。结论:114d含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7d疗法,而副作用无明显增加。2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14d三联疗法根除率达87.4%,值得推广。3H.pylori的根除率不受性别、年龄、疾病分类及吸烟情况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ADIPOQ)启动子区-11426(rs16861194);-11391(rs17300539);-11377(rs266729)三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及突变与通
背景和目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五大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癌是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国恶性肿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接受不同术式治疗的57例57只眼NV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20例
目的:   总结辽宁地区近年来于我院就诊的儿童急性呼吸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近5年期间其流行病学特点有无变化。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就
本文从以下几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换血有效性及风险与急性胆红素脑病(ABE)
目的:通过研究子痫前期孕妇ABPM的特点,子痫前期孕妇ABPM指标与24h尿蛋白、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以及研究ABPM指标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效能和预测价值。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子
目的:   探讨血清IgG亚类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分析IgG亚类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分布特点,分析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血清IgG4水平是否升高。   方法:   利用免疫散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科男护生专业承诺现状,分析本科男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探讨本科男护生专业承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人格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同时通过
目的:   该研究主要评估辽宁省沈阳地区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流行情况,探索不同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辽宁省沈阳市周边地区12所中小学
目的评估实习早期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