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和控制机制研究 ——以重庆为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我国作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合作的引导者,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城市作为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区,是碳排放重点区域,2020年突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虽然导致城市碳排放暂时下降,但是对长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构成了威胁,特别是重创了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城市二氧化碳减排的实施节奏,因此,将城市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和全国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目标愿景,通过对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和控制路径的研究,为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论文通过构建城市碳排放“双维度四环节”一般分析框架,合理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城市碳排放投入产出、影响因素、碳排放峰值预测、“十三五”碳排放总量控制等四个环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政府考核和市场机制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碳排放控制机制,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提出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并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基于经济学理论,推演了碳排放最优排放水平-碳排放驱动因素-碳减排最佳路径的逻辑过程,通过分析城市人口集聚、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等与碳排放的理论关系,构建了城市碳排放“双维度四环节”理论分析框架,搭建起研究的四梁八柱,后续章节均是以重庆为例,基于该分析框架展开研究。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一是对重庆市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结构、碳排放分布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二是从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协同推进的角度,通过编制碳排放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国民经济42个部门经济产出和碳排放机理关系,按照碳排放水平、潜在水平与经济产出水平的组合,对行业部门进行分类。三是利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就人口发展(规模和结构)、经济水平(规模和质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政策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各自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四是着重详细分析总结国内部分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在碳排放达峰规划的实践经验和具体做法,通过构建碳排放峰值预测的宏观、中观、微观模型,对重庆市未来碳排放进行了预测,探寻到重庆市碳排放达峰坐标。五是在重庆市峰值预测的基础上,对重庆市2020年碳排放总量进行分析,为后面章节的总量控制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在重庆市“十三五”期末的碳排放总量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考核和市场机制两个维度,控制城市碳排放。其中:基于政府考核维度的控制机制注重分析了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双控”目标的分解方法、分解结果以及考核内容设计和考核机制建立等内容;基于市场机制维度的控制机制注重分析了碳市场配额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的分配方式,以重庆为例评价分析了碳交易对城市碳减排的作用等。第五部分是第八章,围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部署,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碳减排的总体要求,分别从低碳能源、低碳产业、城乡发展、试点示范、创新支撑、能力建设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分类提出对策建议。发展、试点示范、创新支撑、能力建设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分类提出对策建议。论文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分析框架上的创新,从经济学成本-收益和环境经济学传统计量模型,构建“碳排放最优水平—碳排放驱动因素—碳减排最佳路径”的理论推演过程,建立区域碳排放分析的一个分析框架。第二是研究思路的创新,建立了“双维度四环节”的城市碳排放控制分析一般分析框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着重对城市碳排放投入产出、影响因素、峰值预测以及控制机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探寻城市控制碳排放的对策。第三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响应国家对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区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控制机制、治理体系等进行系统化研究。第一是做到点位识别。研究内容能够从经济产出、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城市碳排放,识别出城市碳排放的关键环节。第二是做到目标体系构建。研究能够对城市远期的碳排放峰值进行预测,建立远景目标体系,又能从近处着手,贴近国民经济社会五年规划,预测规划近阶段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对城市碳排放实施阶段性的总量控制,建立城市碳排放的目标管理体系。第三是做到控制机制设定。从政府管控和市场交易两个维度构建城市碳排放控制机制,能够系统性、整体性的构建城市碳排放的控制机制。
其他文献
探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行路径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且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需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着手。在当前我国银行主导金融资源分配的金融体系下,银行是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来源,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现实背景来看,一方面,我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衡量的效率仍与世界前沿
自然科学与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非线性系统往往涉及不同时间尺度,由于存在着不同时间尺度之间的耦合行为,系统的运动将伴随着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自Hodgkin和Huxley构建出两尺度神经元模型并再现了簇发行为以来,此类系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之一。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低维系统,涉及的分岔基本是余维一分岔。在精确控制与深入探索的驱动下,大量的动力系统需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日益显现。初次分配秩序还不是非常合理,而再分配机制的调节平衡功能弱化,甚至出现了“逆调节”现象。近年来,“唯GDP”论所导致的分配不公是当下中国普遍受关注的问题。一
本文以元代城市税收研究为题,通过对元代城市征收税目,城市人口、户籍与税收,城市税务管理机构以及元代城市税收特点等问题的讨论,以期接续唐宋城市税收相关研究,回答宋代已有的“城郭之赋”进入元代后的发展走向。元代城市征收税目可从对城居户所征税目,对城市经营活动征收的税以及涉及城市的额外课程三方面考察。元代城市居民亦被纳入税粮与科差这一元代赋役制度至为重要的环节中。北方城市民户主要纳“丁税”,人头税色彩重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态势,这驱动着全球逐渐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此时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产业之间相互延伸和互动的广度与深度日益加深,两者之间逐渐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流通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产业部门,一头连接生产,另一头连接消费,具有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关联性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流通业的存在极大程度上使制造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是指利用无人机平台所搭载的光学相机,从空中对地拍摄高重叠度的航空影像,并通过数据后处理软件得到一系列可应用成果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作业周期短、灵活机动、时效性强等优点,已成为森林资源调查领域应用推广的新热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中规模最大、标准最完备的一项业务。由于普通测绘摄影测量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所关注的业务点差异较大,直接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近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1。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的同时,承担着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也伴随着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的问题,由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代价得到全民关注。在面临经济增长、资源供给和环境污染等多重压力的现实背景下,如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贸易国。但与此同时,与外贸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是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数量也开始增加,尤其是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摩擦。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反倾销壁垒对宏观层面的影响,而在企业异质性框架下研究反倾销的微观经济效应的文献相对缺乏。本文将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下,试图对贸易摩擦的微观经济效应进行评估,以期在理论和经验上揭示贸易摩擦的危害性。本文在Meli
近年来,增长极理论被广泛用于指导我国各地的旅游开发实践。通过打造旅游增长极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那些拥有良好资源禀赋的欠发达地区的战略选择。但是,旅游增长极及其扩散效应相关研究目前还比较滞后,难以给旅游开发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为此,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作为案例地,通过综合运用定量分析、空间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就旅游增长极扩散效应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过程与主要结论如下:一、构建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