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例儿童特重度烧伤临床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ryt40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烧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重度烧伤致残率高,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及诊疗措施,以降低儿童特重度烧伤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减少烧伤后的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等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近4年多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儿童特重度烧伤病例资料共137例,并对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季节、城乡分布、烧伤原因、烧伤面积及深度、烧伤指数、烧伤部位、并发症、创面感染情况、创面处理方式、住院时间及治疗结局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37例儿童特重度烧伤中:(1)性别分布:男童为83(60.58%)例,女童为54(39.42%)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男童比例明显高于女童。年龄段:0-3岁为101(73.72%)例,4-6岁为21(15.33%)例,7-14岁为15(10.95%)例。(2)烧伤原因:热液烫伤为117(85.40%)例,火焰烧伤为16(11.68%)例,化学烧伤为4(2.92%)例。不同年龄段的烧伤原因组成不同(χ~2=35.440,P=0.000<0.05)。(3)季节分布:春季为48(35.04%)例,冬季为40(29.20%)例,秋季为25(18.24%)例,夏季为24(17.52%)例。(4)城乡分布:农村为105(76.64%)例,城市为32(23.36%)例,农村与城市比例为3.28:1。(5)烧伤总面积为11%TBSA-90%TBSA,中位数为34(29.5,45)%TBSA。浅Ⅱ°烧伤为9(6.75%)例,浅Ⅱ°+深Ⅱ°烧伤为90(65.69%)例,浅Ⅱ°+深Ⅱ°+Ⅲ°烧伤为38(27.74%)例。不同烧伤原因导致的烧伤深度组成不同(χ~2=17.820,P=0.000<0.05)。(6)累及部位:双下肢131(95.62%)例,躯干129(94.16%)例,双上肢107(78.10%)例,头面颈45(32.85%)例。(7)入院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为13(9.49%)例,并发吸入性损伤时更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χ~2=5.907,P=0.015<0.05)。(8)并发症:脓毒血症10(7.30%)例,心肌损害4(2.92%)例,肺炎4(2.92%)例,呼吸性酸中毒2(1.46%)例,ARDS 2(1.46%)例,心力衰竭2(1.46%)例,急性肾损伤2(1.46%)例,应激性溃疡2(1.46%)例,消化道出血2(1.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0.73%)例,肺栓塞1(0.73%)例,肺出血1(0.73%)例,呼吸衰竭1(0.73%)例,肝功能损害1(0.73%)例。(9)创面感染:革兰阴性菌共4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8(13.14%)株,鲍曼不动杆菌15(10.95%)株,大肠埃希菌5(3.6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3(2.19%)株,阴沟肠杆菌2(1.4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73%)株,恶臭假单胞菌1(0.73%)株,粘质沙雷菌1(0.73%)株。革兰阳性菌共1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65%)株,MRSA 3(2.19%)株,粪肠球菌3(2.19%)株,纹带棒杆菌1(0.73%)株。真菌感染共16株,白色念珠菌为6(4.38%)株,热带念珠菌4(2.92%)株,光滑念珠菌3(2.19%)株,丝状真菌1(0.73%)株,毛霉菌1(0.73%)株,曲霉菌1(0.73%)株。(10)在治愈的121例患儿中,烧伤创面单纯换药治愈为50(41.32%)例,生物敷料覆盖+换药治愈为7(5.79%)例,皮片移植手术+换药治愈为64(52.89%)例。经随访,共有20(16.53%)例患儿因瘢痕增生严重返院行瘢痕切除松解、畸形矫正手术,均为深Ⅱ°-Ⅲ°的烧伤创面,其中单纯换药治愈的患儿中,因瘢痕再住院手术为2例,烧伤指数中位数为15%(13.5%,17.5%)TBSA,皮片移植手术治愈患儿中,因瘢痕再住院手术为18例,烧伤指数中位数为24%(19%,24%)TBSA。(11)住院时间为3-195天,中位数为20(13,31)天。治疗结局为治愈121(88.32%)例,治愈率99.18%;自动出院15(10.95%)例;死亡1(0.73%)例,病死率0.82%,死亡原因为脓毒血症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结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四年多以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137例儿童特重度烧伤:(1)以3岁以下、男童多见,冬、春季节多发,农村多于城市,最常见致伤原因为热液烫伤,患儿6岁以前以热液烫伤多见,7岁以后以火焰烧伤多见。(2)累及部位以四肢及躯干多见,深度以Ⅱ°为主,热液烫伤多导致Ⅱ°烧伤,火焰烧伤和石灰烧伤多导致Ⅲ°烧伤。(3)并发吸入性损伤时更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症以脓毒血症多见。(4)烧伤创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MRSA和粪肠球菌多见;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多见,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等。(5)儿童特重度烧伤浅度创面经换药治疗可治愈,深度创面需积极手术,提高治愈率,减少瘢痕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KIF2C基因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借助公共数据库,探究KIF2C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基因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慢病毒介导感染肝癌细胞株Hep3B、Huh7,从而过表达和沉默肝癌细胞内KIF2C基因的表达。采用q RT-PCR法检测稳转细胞株内KIF2C基因mRNA表达水平,从而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眼镜蛇毒口服后能否以活性蛋白形式吸收入血及眼镜蛇毒蛋白在消化道的分布情况;检测口服眼镜蛇毒及其层析分离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药理学作用,筛选出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的有效组分。为眼镜蛇毒的药物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眼镜蛇毒灌胃的方式,检测眼镜蛇毒对小鼠的口服LD100,利用shotgun质谱技术检研究眼镜蛇毒蛋白入大鼠血液的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眼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并发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CT显示有无合并ICH将研究对象分为ICH组和无ICH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其中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入院收缩压和舒张压、吸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A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塞来昔布(celecoxib,CLB)和度洛西
目的:(1)调查分析鼻咽癌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影响因素和放疗主要毒副反应;(2)探讨鼻咽癌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3)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在鼻咽癌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选取2018年4月~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门诊复查的430例鼻咽癌放化疗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预调查100例,用于检测量表信效度,正式调查为330例。
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通常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及认知障碍,然而,大部分患者常规磁共振检查是正常或者不典型的,即使可观察到部分病灶,也难以解释所有的临床表现,这就存在了临床—放射学矛盾。本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静息态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和功能连接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认知损害、情感障碍可能的联系。方法:选择2015
目的:评估合并小角膜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小角膜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20例36眼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诊断先天性白内障,同时角膜直径小于10mm;(2)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术中植入或未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3)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以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变化,探讨其与冠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其它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其预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胸闷、胸痛等症状住院初次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326
目的:探讨大剂量131I治疗对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血清性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早期变化趋势;分析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血清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住院服131I治疗,服131I剂量≥555 MBq(15 m Ci)的57例GD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15例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输注顺阿曲库铵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择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ASAⅠ~Ⅱ级,无心脑血管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闭环靶控输注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使用闭环靶控输注顺阿曲库铵,术中四个成串刺激(TOF)值维持在2或3,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肌松药。C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