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布索预应力钢框架的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全局布索预应力钢框架的结构形式,设计两榀缩尺模型进行设计荷载条件下的静力试验,包括全局布索预应力钢框架性能试验和预应力参数试验两部分。根据试验数据对全局布索预应力钢框架各系统的作用机理和整体受力性能、拉索截面积和预拉力等预应力参数的改变对钢框架性能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有益的研究。最后借助有限元软件SAP2000以试验设计模型为原型,按试验方案所述步骤进行建模计算,将软件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证明试验正确性的同时进一步细化了结论。通过性能试验可发现,竖向向下荷载下,隅撑索预拉力对钢框架的不利值会随隅撑索索力的降低逐渐减小并与其同时达到零,索支部分对钢框架的受荷性能则有增强作用。竖向向上荷载下,索支索预拉力对钢框架的不利值会随索支索索力的降低逐渐减小并与其同时达到零,隅撑部分对钢框架的受荷性能则有增强作用。水平向左荷载下,索支索在受荷过程中不起作用,左侧隅撑索预拉力对钢框架的影响则会随着其索力的降低逐步抵消,右侧隅撑索对钢框架的受荷性能则有增强作用。将软件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整体对比分析可发现,两者关系曲线特征吻合较好,但试验数据的绝对值要比软件模拟小,这主要是因试验模型相较于软件分析模型在框架梁内及梁柱交接处增设了许多连接构件,这些构件增强框架的整体刚度。通过预应力参数试验可发现,索支索预拉力的增加增大了索支撑杆对钢框架的顶推力,隅撑索预拉力的增加增大了隅撑撑杆对钢框架的拖曳力,但其对各截面受荷时弯矩和变形的增长率并无影响。不同索截面积的拉索初始预拉力在相等预应力的情况下对钢框架各截面产生的弯矩和变形与其各自的索截面积有关,且按其变化倍数增加。索支索、隅撑索和两索索截面积的增加在竖向荷载下分别使索支承、帯隅撑和全局布索预应力钢框架各截面弯矩变形的增长率不断下降,且存在增长率下降幅度的峰值,其对应索截面积可认为是最经济的索截面积,水平荷载下,索截面积变化对钢框架各截面弯矩变形的增长率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水体中氮浓度超标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广泛采用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可以实现废水中氮素的有效去除,但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与化学药剂。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的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技术,其可以将NH4+和NO_2~-在厌氧条件下直接转化为氮气,具有低耗、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性,是迄今为止最经济高效的脱氮工艺。然而,该工艺所需的底物NO
可靠度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大概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则要晚一些。由于在岩土工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和不确知因素,所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是岩土工程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
三向格栅是在单向和双向格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工程应用不断增多,但针对其不同方向的筋土界面特性研究较少。不仅三向土工格栅,双向格栅筋土界面细观特性研究也不多,特别是从细
单层网壳—张拉整体杂交结构是由单层网壳结构和张力集成索杆体系杂交而成性能优越的的新型张力集成自平衡体系,兼有单层网壳和张拉整体结构的优点,而且其造型新颖、美观、具
自来水厂水通过管网送到用户途中由于管壁生物膜的存在及细菌再生长往往会导致水质下降。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AssimilableOrganicCarbon)是微生物最易利用的有机物,其对管道
我国广大地区分布着工程性状较差的软粘土,对软粘土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排水固结法。作为排水固结法的一种,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近年广泛应用于道路、码头、工民建、机场等工程
在目前的桩基设计理论中,甚少考虑群桩挤土效应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致使一些工程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与实测值不甚相符。在桩基设计时,如何准确考虑群桩挤土
作为诸多重金属中的一种,铅在工业中较为常用,但很难通过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而且容易经食物链富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都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本文源于实际含铅废水的中试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底层框架砖房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底框结构的一些抗震性能,针对基于位移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移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