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自行种植的两个紫苏品种(石家庄和辽宁品种)为实验原料,对不同采收月份及不同采收部位的4种主要活性成分(紫苏酮、迷迭香酸、叶黄素、β-胡萝卜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与药房购买的药用紫苏叶及茎进行了比较。并且对紫苏叶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固相微萃取法及GC/MS分析,确定了自行种植的两个紫苏品种——石家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化学分型,经鉴定其均属于紫苏酮型。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纯度为99.711%的紫苏酮。确定了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测定了不同采收时期(6月底、7月底、8月底)和不同采收部位(紫苏叶、茎、籽)紫苏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紫苏酮、迷迭香酸、叶黄素、β-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与药房购买的药用紫苏叶及茎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种活性成分都主要分布于紫苏叶中。比较各采收期的活性成分的变化,综合比较各采收期的活性成分的变化发现,7月底采收的样品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都相对较高。与不同采收期的样品相比,药房叶及茎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处于中间值。研究了不同原料预处理方式(冻干、40℃烘干、60℃烘干、80℃烘干、10℃烘干)对紫苏叶中4种活性成分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及对活性成分的保护,在加工上可以选择40℃低温烘干处理紫苏叶。对石家庄紫苏叶进行提取,测得粗提物中迷迭香酸的含量为92.941 mg/g。采用HepG2细胞评价了紫苏叶粗提物及迷迭香酸纯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紫苏叶粗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除了迷迭香酸外,粗提物中可能还有其他的活性成分对抗氧化效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