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α和ICAM-1在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对门脉高压血管病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分为两部分:一、细胞间粘附因子-1(Intra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门脉高压病人肝内外血管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分析.对37例门脉高压病人的肝内血管和脾动静脉与30例对照组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行ICAM-1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并行定量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和门脉高压患者行贲门血管离断术后其门静脉血栓发生与ICAM-1表达更具有可比性.二、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在门脉高压病人肝内外血管的表达.对37例门脉高压病人的肝内外血管与30例对照组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行PKCα免疫组化染色并行定量分析.另上,作者对门脉高压患组和对照组的脾静脉PKCα和mRNA表达进行RT-PCR测定,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根据有关蛋白激酶C可激活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文献报道,以及杨镇关于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学说该研究认为,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导致门脉压力增高的环节中PKCα和ICAM-1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构建特异性 siRNA质粒载体转染 SCLC细胞抑制 NSE基因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SE的抑制效果,利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NSE沉默后SCLC细胞株的存活状况,通过流式细
目前对于TGF-β的研究还很少,仅有的几篇文章对其报道也不全面,该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34例IVF-ET患者A.肌肉注射hCG前;B取卵前;C.移植当日;D.移植后48~72小时血清
全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化疗栓塞术后残存肝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一、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BCL2、P53蛋白表达研究.目的:探讨化疗栓塞(TACE)术后残存肝癌细胞增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关系,为高血压、脑血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
目的:通过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的组织学研究来分析听骨病变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角蛋白染色,来检测听骨间隙是否有微小的不宜察沉的鳞状上皮细胞残留,并与手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凋亡率,及抑制TRAIL凋亡途径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探讨TRAIL在再障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