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的组织学研究来分析听骨病变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角蛋白染色,来检测听骨间隙是否有微小的不宜察沉的鳞状上皮细胞残留,并与手术显微镜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胆脂瘤患者听骨再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31例住院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龄5~63岁(30.1±11.3).术前均有慢性中耳炎病史.中耳乳突徐麦氏拉像及颞骨高分辨CT,发现有胆脂瘤影像学改变,术中均证实胆脂瘤上皮存在.共取出42块听骨(其中21块砧骨,21块锤骨),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行鼓室成形术患者使用了同种异体肋软骨全或部分听骨置换假体(TORP或PORP)以替代自身听骨的重建术.2.研究方法:术中将听骨取下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听骨大体情况,并将听骨表面上皮组织及肉芽组织去除.立即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约3天.然后置入由5.5克EDTA和10﹪中性福尔马林组成的溶液中进行脱钙,周期为14天,直到听骨变得柔软为止.标本进行脱 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制成蜡块,将蜡块切成6um厚的切片,进行标准的苏木素/伊红染色.此后,在光学显微镜检查标本以确定侵蚀的程度和鳞状上皮的存在.另外,对每一份标本进行广谱细胞角蛋白染色(S-P染色方法).来检测听骨间隙深处是否有微小的鳞状上皮的残留.已知表达阳性的上皮组织做阳性对照,以非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做为阴性对照.结论:1 手术显微镜下听骨的腐蚀程度与组织学表现没有相关性,利用手术显微镜对听骨可利用性进行评估并不科学.2 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不宜用于听骨链重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