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法律分析及我国应对之策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不断加大,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都在努力扩大出口。与此同时,为了对本国市场加以保护,通过各种手段对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口进行限制,成为了世界各国又一大任务。在被WTO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方式之中,反倾销是被世界各国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同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频频发生。WTO的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连续10多年成为全世界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美国作为中国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伙伴,近年来彼此贸易往来频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崛起,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趋增强,对美的出口额迅猛增长,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美国意识到中国产品的进口会给其自身带来威胁,于是通过种种途径对中国产品进入美国予以限制。反倾销是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最有力的法宝。在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的各个领域中,农产品反倾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美国对我国农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诉讼频率之高、征收税率之高,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还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即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如果美国对中国某一农产品实施了反倾销,就极易招致其他国家对中国同类农产品的反倾销。因此,如何预防及应对美国对华发起的农产品反倾销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在概括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现状的基础上,寻找出该类案件的主要法律争议点,为中国应对美国发起的农产品反倾销提出对策。本文一共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美国反倾销法概况及农产品反倾销的特殊性:美国反倾销法自1916年出台以后,历经几次变动,1994年通过的反倾销法修正案是美国反倾销法的最新成果,该法律从程序层面对美国发起反倾销的机构和流程等进行了规定,并从实体层面对美国发起反倾销的条件进行了规定。农产品反倾销在当今世界各国频繁发生,其背后有诸多诱发因素,但农产品反倾销的产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背景——浓厚的农产品贸易保护,它在世界各国广泛出现,美国强大的农业背后更是如此。  第二部分:中国农产品遭遇美国反倾销状况及主要法律争议点:近年来,中国农产品频繁遭受美国反倾销,并且被征收的反倾销税往往税率极高,除此以外,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就是说,一旦美国对华发起农产品反倾销,就容易招致其它国家对中国同类农产品的反倾销,美国对华发起的农产品反倾销,究其原因,既有同其它行业遭受反倾销相同的原因,也存在由于农业自身特殊性而区别于其它行业的易招致反倾销的因素,一个个典型案例是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现状的诠释。美国的反倾销法本身就是一部具有浓厚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法律,其中的若干法律规定往往招致中国的不满,在具体案件中法律冲突不断,将其中的主要法律争议点进行概括总结,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应对之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应对美国农产品反倾销的策略:面对美国对华频繁发起的农产品反倾销诉讼,积极寻找应对之策是当务之急。企业、行业协会、政府应该在这场战争中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出口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美国对其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又要做好预防工作,将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扼杀在摇篮里;我国农产品出口商遭遇到美国的反倾销调查时,绝大部分以失败告终,这与我国行业协会作用微弱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行业协会要尽快完善其在农产品反倾销方面的职能;至于政府,应该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双边谈判及健全贸易体制等方面保证我国农产品出口商的正当利益不受美国的无辜伤害。
其他文献
企业间借款合同,是指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法人之间,或企业法人与其他非法人经济组织之间,以及其他非法人经济组织之间,一方将自己所有或占有的资金借给或转借给另一方使用,另
基层司法在中国法治建设道路中处于基础地位,人民法庭面对的是基层社会,人民法庭的法官们直接接触基层的百姓。法官身上肩负着化解矛盾纠纷的艰巨任务,其所属的地位和作用十
非法证据是制约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但干扰了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冤假错案的元凶。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两个相关的证据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