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课程改革是推动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举措,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全面开启.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以其为指导的各版本教材也相继面世.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故对新教材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取使用最广泛的人教A版新旧教材与具有地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推动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举措,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全面开启.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以其为指导的各版本教材也相继面世.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故对新教材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取使用最广泛的人教A版新旧教材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湘教版新旧教材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旨在通过比较获得结论进而为教材的编写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函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之中.三角函数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可以用来刻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周期现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特殊工具,同时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择三角函数内容进行教材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对两个版本的新旧教材分别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新教材的变化及特点,再对两个版本的新教材进行横向对比,揭示两个教材各自的特点,最后得出若干结论,并为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提出一些建议.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人教版新教材所选取的一些素材更符合现实生活;更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探究.湘教版新教材更重视公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素材配图的选取更丰富等.在此基础上,对两版教材提出以下总的编写建议:适当增加编写“变式”型习题;挖掘数学史实、渗透数学文化;既重内部联系、又重生活联系;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时代特色;优化素材选取、丰富阅读材料等.此外针对两个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分别给出了教材编写建议.对于人教版教材,给出“三角恒等变换”位置做适当调整;“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完善、例题配置充足;合理选取素材,适当丰富配图的编写建议.对于湘教版教材,给出适当增加探究题,增设探究、思考栏目;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合;为部分例题配上“分析”;用诗句作为章引言是特色,可以保留的建议.同时提出以下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单位圆”及其性质;潜移默化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探究”、“思考”栏目;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理清函数本质、明确处理方法等.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微”时代应运而生,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开展微专题教学,是每个教师需要重视的课题.本学位论文以直观想象素养为研究对象,以立体几何为研究的知识载体,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开展微专题教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梳理
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孕育了化学物质结构理论,促使化学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经验迈入理论。因此,利用模型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乃至解决问题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教育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2018年,我国颁布的高中化学新课标已将模型视为学生应知应会的科学方法之一。当前对中学化学模型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高中阶段。然而,作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模型已经在初中化学阶段有所体现。采用合适
本研究是在对中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衔接的探讨的基础上,旨在为小学生学习后续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也消除作为初中新生刚踏入校园面对初中几何的不适感,同时也为中小学教师的几何教学提供意见,对义务阶段几何知识点的编写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收集文献信息资料,认真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整理出小学(第一、二学段)和初中(第三学段)的“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目标和行为动词个数分布情况;通过翻阅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提出的直观想象素养使“直观”再次引起广大教育学者的关注.对于“直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图形为载体的问题上,少有人注意到以模式为载体的直观——模式直观.本学位论文围绕“模式直观”展开教学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收集“模式直观”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模式直观”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常识模式直观”“图形模式直观”“实验模式直观”“
自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南澳洲教育证书的中学课程体系包含较为严密的学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研究南澳洲的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可为我国当前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式与命题提供借鉴。
导数在文理分科时候是属于文科选修1-1和理科选修2-2,文理不分科后,新教材导数在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因此对于文理不分科以后,导数的内容、导数的教学、导数的试题的命题和解题有什么变化对于每个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点,并且导数的内容在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中又起着衔接的作用.因此对于文理不分科以后导数试题的命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10-2019年近十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文理试卷导数
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解题错误类型、分析学生错误原因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有这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避免或是减少学生解题错误、提升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以及在纠错中提升思维品质中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函数内容是初高中衔接重要内容也是高考重要的组成部分.函数经常与不等式、应用题、导数等内容进行综合考察,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出卷方式可以创新灵活,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高一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解题中会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在教育界掀起一股热潮,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数学抽象素养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落实不足.基于此,本文选择数学抽象素养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研究将数学抽象素养落实到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发展抽象思维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满足学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本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核心素养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方向,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发展以数学抽象素养为首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虽未提出,但根据文献和一线教师的观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髙中新课标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基本相同。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部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兼顾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四个目标的整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追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数学解题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