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下碲镉汞材料与器件的激光束诱导电流检测技术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碲镉汞(HgCdTe)材料是目前最重要的红外探测器材料之一,其中以HgCdTe光伏器件为主。光伏型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为pn结阵列结构,pn结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器件的性能和效果,而pn结的轮廓尺寸就成为了分析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激光束诱导电流法(LBIC)和I-V测试法,对n+-on-p结构的p型HgCdTe材料pn结轮廓尺寸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内容如下:1.解释了LBIC的工作原理:由光照射激发pn结产生光生载流子对,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电流信号;搭建了LBIC测试系统,并成功的达到了系统对精度的要求,激光光斑直径最小能达到5μm,测试步进最低能达到1μm;对LBIC测试系统进行初步判断,测量结果符合实际值;研究了光斑直径、扫描步进对LBIC测试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光斑直径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不是很大,而扫描步进对系统测量精度影响较大,步进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2.对干法刻蚀成结的HgCdTe材料pn结轮廓尺寸进行了测量,通过LBIC测量结果研究发现:干法刻蚀时间越长,反型层深度也越深,刻蚀损伤引起的pn结结区扩展越严重,在一定范围内,pn结结区扩展大小与刻蚀坑深度成近似线性关系;对比刻蚀成结样品在热处理前的结果,发现经过180℃热处理2.5min后,样品pn结结区并未出现明显的结区再扩展情况。对比同个样品的LBIC测量结果和I-V测量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但LBIC测试系统得到关于样品pn结的信息更为全面。3.通过LBIC和I-V测试法测量了Hg空位掺杂的p型HgCdTe材料pn结轮廓尺寸,测量结果显示:Hg空位掺杂的HgCdTe材料由注入损伤引起的pn结结区横向扩展范围较小,在经过180℃热处理2.5min之后,样品pn结结区发生了横向扩展。然后利用LBIC测试系统测量了In、Au掺杂的p型HgCdTe材料pn结轮廓尺寸,研究发现:相对于Hg空位掺杂,In、Au掺杂样品由注入损伤引起的pn结结区横向扩展范围较大,推论可能是因为Au的不稳定性及在HgCdTe材料近表面处Au的高聚集导致的;而经过不同热处理时间后样品的测量结果显示样品pn结结深变大,横向结区大小也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大数据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来说是一次变革。信息化和网络化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同时也给电视节目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微控制器是电子设备中的核心器件。对微控制器中的固件恶意代码进行检测,是电子设备安全性分析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开展固件代码恶意性检测不仅有利于发现设备中存在的安全
受限于单晶硅的禁带宽度,传统的硅基探测器不能满足近红外波段的探测需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来提高硅基器件的性能。1998年,在SF6气氛下采用飞秒激光
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将会面对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其在各个方面的资源与央视和省级卫视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市场占有率低,无
随着MOSFET器件尺寸不断的缩小,除了带来芯片集成度的提高之外,也促使短沟道效应出现,导致器件关断时泄漏电流增大,而集成度进一步的提高更加使得功耗问题越发突出。为了解决
现如今,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见光领域的地面目标跟踪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在国防军事以及民用监测等领域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夜间的地面目标跟踪,可见光对于目标的跟
作为微波接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前端单元模块,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决定了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灵敏度及动态范围。为满足微波接收系统小型化、高性能指标的要求,具有低噪声、高增
任意波形发生器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大多数任意波形发生器主要采用DDS技术实现,该技术从相位的角度出发进行频率合成,具有频率分辨率高、相位精确、频率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是一种人工电磁周期结构,其频率响应具有特殊的频率选择特性,可以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反射或者透射,带内传输/反射损耗小,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 Polaritons,SPPs)是在外加的高频的电磁场作用下,由金属和介质交界面上的电子发生的一种集体震荡行为,并以疏密波的形式沿金属表面传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