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确诊炎症性肠病242例临床特点及分型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e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首次确诊时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及相关关系,为其临床诊疗、预防和健康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和整理2017年1月~2019年10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首次确诊的所有住院IBD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分析并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包括患病人群一般特征、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级、药物治疗情况及临床表型分布等。结果:1.在过去3年中,首次确诊住院IBD共计24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140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102例。2.人口特征:UC男女比为1.3:1,CD为1.9:1;IBD确诊年龄分布于13~85岁,UC男性和女性平均确诊年龄为45.48±17.31岁、44.92±15.28岁,CD男性和女性平均确诊年龄为30.02±13.39岁、33.71±14.22岁,在确诊年龄上两者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UC和CD中吸烟者分别占10%、15.69%。UC和CD疾病分布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比例分别为1.7:1、2.1:1,两者城乡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中有阑尾炎手术史者分别为2例(1.43%)、9例(8.82%)。UC发现家族病例2例(1.43%),CD未见。3.临床表现:UC消化道症状以腹痛(66.43%)、腹泻(95.00%)、粘液脓血便(84.29%)为主;全身症状以贫血(62.14%)、发热(17.86%)、体重减轻(45.00%)为主;肠外表现5.71%,其中口腔溃疡有7例,肝胆病变有1例;并发症2.86%,其中结直肠癌变1例,结肠出血3例。CD消化系统症状以腹痛(81.37%)、腹泻(54.90%)为主;全身症状主要是贫血(63.73%)、体重减轻(53.92%);27.45%CD有肠外表现,其中口腔溃疡26例,结节红斑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08%,以肛周病变发生率最高,达24.51%。4.药物使用情况:UC中,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使用率为94.29%,糖皮质激素使用率20.00%,生物制剂使用率22.86%;CD中,5-ASA类制剂接受率16.67%,糖皮质激素接受率10.78%,免疫抑制剂接受率23.53%,而86.27%接受生物制剂治疗。5.临床分型:UC初发型占41.43%,慢性复发型占58.57%;轻度占14.29%,中度占45.00%,重度占40.71%;E1型占5.72%,E2型占37.14%,E3型占57.14%。经分析,不同病变部位UC的临床类型、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1与E2、E3比较有差异。不同临床类型UC的严重程度、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确诊年龄段UC的病变部位、临床类型及临床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UC在病变部位、临床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UC和不吸烟组UC在病变部位、临床类型及严重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CD中,A1型10.78%,A2型65.69%,A3型23.53%。L1型18.63%,L2型22.55%,L3型51.96%,L4型6.86%,L1+L4~b型0%,L2+L4~b型1.96%,L3+L4~b型3.92%。B1型56.86%,B2型32.35%,B3型10.79%,B1p~c型16.67%,B2p~c型6.86%,B3p~c型0.98%。按简化CDAI评分,轻度9.80%,中度79.41%,重度10.79%。经分析,不同确诊年龄CD的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及肠外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部位和累及上消化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3与A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部位CD的疾病行为和肠外表现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肛周病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4与L1、L2、L3比较差别有意义(P<0.05)。在上消化道有无受累组间,疾病行为和肛周病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CD在确诊年龄、病变部位、疾病行为、肛周病变上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CD和不吸烟组CD在确诊年龄、疾病行为及严重程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部位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L3型和L2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3年经我院首次确诊IBD患者中以UC相对较多。UC和CD临床特点各异,CD较UC患者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在治疗药物选择上,UC主要基于5-ASA类制剂,CD则更常应用生物制剂治疗。IBD不同临床分型及各临床亚型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一定程度上预测疾病的预后,但有些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致,可能与样本量、种族、地域差异等因素相关,仍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Loop CD和Loop EF是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衣壳(capsid,Cap)蛋白的重要loops结构,这些loops结构在病毒入侵、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随后的病毒内
渭南抽黄供水工程包括泵输水系统、有压重力输水系统和水厂等组成,该工程的特点是输水流量大,输水管线长。水锤是危害长距离输水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确定出安全可靠,经济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生长抑制和多器官组织出现肿瘤,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对于其他亚型
将双向流结构和柱状灌水器结合形成双向流柱状灌水器。本文主要研究对冲式双向流柱状滴灌灌水器以及八字形双向流柱状滴灌灌水器的水力性能以期这种新型柱状灌水器可应用于工
直流-直流开关电源变换器在直流供电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电源变换器作为一种处理电能转换的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者们也是越发重视对它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对象是
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在植物逆境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功能。CBL蛋白和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
目的:研究姜黄素增强顺铂抑制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姜黄素组、顺铂组、姜黄素+顺铂组、mi
图像场景语义描述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交叉任务,其目标是对视觉数据给出语义解释,实现从视觉空间到语义空间的映射。视觉语义描述技术研究不仅在学术界成为热点,也在工业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对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推进。当前,煤矿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在井下普遍应用,但对于异常场景只是通过监控人员观察视频进行识别,然后采取应对措施解决,效率较低;并且其应用规模已远超人力观察范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IRP所致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永川区中医院确诊的60例IRP所致肛门坠胀患者,随机
坏死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非芽孢专性厌氧多形性细菌,是人类和动物消化道的常在菌。坏死杆菌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细菌与宿主细胞的黏附。细菌与宿主细胞的黏附有助于它寄居于宿主组织细胞上,进而在细胞内繁殖并扩散到其他组织。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牛坏死杆菌43 kDa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能与仓鼠肾细胞、牛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