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七鳃鳗是古脊椎动物界翘楚之一,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有研究表明七鳃鳗体内存在一套独特的免疫系统,这套免疫系统利用细胞表面的亮氨酸重复序列组成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LR)对抗原做出免疫应答。已知VLR杀伤细菌类抗原,但癌细胞是否能引起VLR介导的杀伤仍是未知。本实验室首次在七鳃鳗体内发现一种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的免疫蛋白,并命名为七鳃鳗免疫蛋白(Lamprey Immune Protei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鳃鳗是古脊椎动物界翘楚之一,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有研究表明七鳃鳗体内存在一套独特的免疫系统,这套免疫系统利用细胞表面的亮氨酸重复序列组成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LR)对抗原做出免疫应答。已知VLR杀伤细菌类抗原,但癌细胞是否能引起VLR介导的杀伤仍是未知。本实验室首次在七鳃鳗体内发现一种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的免疫蛋白,并命名为七鳃鳗免疫蛋白(Lamprey Immune Protein,LIP)。天然LIP蛋白(n LIP)纯化难度大、产量低,因此本论文中所用LIP蛋白均为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LIP蛋白(rLIP)。1μg/ml的rLIP蛋白快速破坏癌细胞的细胞形态,如贴壁癌细胞空泡化、悬浮癌细胞膨胀等;但同样剂量的rLIP蛋白却不能引起正常细胞形态的改变,说明在此剂量下rLIP蛋白是一种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毒性蛋白。人乳腺癌细胞MCF-7对rLIP蛋白十分敏感,室温下,1μg/ml的rLIP蛋白在数分钟内聚集到MCF-7细胞膜上,对细胞的细胞膜、细胞骨架、线粒体和内质网进行破坏,最终使细胞以坏死样方式死亡。本文构建了背部长有MCF-7细胞肿瘤的裸鼠,用于研究在组织水平以及动物水平上rLIP蛋白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将离体的小鼠MCF-7细胞瘤浸泡到rLIP蛋白溶液中,发现大量的肿瘤细胞死亡,此过程rLIP蛋白聚到癌细胞表面或进到细胞内部引起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泄、DNA降解。在小鼠MCF-7细胞瘤处直接注射20μg rLIP蛋白使小鼠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组织明显缩小,但是对小鼠正常组织细胞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无颌脊椎类动物中发现的VLR免疫机制揭示了约4亿年前古脊椎动物就已进化出适应性免疫体系;本实验室首次在七鳃鳗体内发现具有细胞毒性的免疫分子LIP蛋白,为研究七鳃鳗抗肿瘤机制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合成了 3个Keggin结构夹心型钨砷/锑/铋酸盐酯基锡衍生物,即:Na6K8[{Sn(CH2)2COO}2(B-α-AsW9O33)2]·25H2O、K4Na6[{Sn(C3H4O2)}2{Sn(C3H4O2)(H2O)}2(B-β-SbW9O33)2]·14H2O 和 Na6K4[{Sn(C3H4O2)}2{Sn(C3H4O2)(H2O)}2(B-β-BiW9O33)
近年来,研究发现角蛋白、角蛋白关联蛋白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因参与哺乳动物毛囊发育周期和毛发生长过程,目前只研究了其中一类基因与毛囊生长发育间的相关性,而这三类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如何,与信号通路存在怎样的关系还尚不明确。有报道称,DCN、激素(褪黑激素,MT)、蛋白(FGF-5、IGF-1)参与调控毛囊发育周期,但激素、蛋白对DCN基因作用如何,它们在细胞信号通路之间关系如何也尚不明确。本文旨在研究
宽恕是一个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共同探讨的话题。今天,宽恕已由原先纯粹的人文概念发展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宽恕是个体对侵犯者、侵犯事件及其引起的不良后果的反应,由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转化的过程。奖惩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行为手段,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种普遍且重要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初中生正处成长的关键时期,根据宽恕发展模型,个体宽恕在此阶段也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活动式教学法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并且广泛运用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取得了理想化的教育成效。同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教师要运用体验式教学,把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和体验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体验、实践、感知中深化对学科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锻炼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
过去10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重新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点燃了有关金融力量的长期争论,以及全球化世界中资本主义与民主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其中更加引人注目的议题是,过去40多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深刻变革如何赋予私人和官方债权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权力,使他们能够在危机时期实施紧缩措施,并强制借款人不间断地还本付息。当代国际危机管理模式又是如何给民主带来了破坏性以及对社会公正产生深远影响。
在工作倦怠领域,倦怠主要指由于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使个体体验到的负性体验。伴随着研究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倦怠不仅仅发生在职业领域,学校情境中同样也存在倦怠,即学习倦怠。初中生处在“心理断乳期”的特殊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认知、情感、思维发展的不成熟使他们在面对学习负担的时候更需要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来缓解学习倦怠,同时已有研究发现自尊也是影响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高自尊者对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绿色)能源,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成为各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产业界开发、推广的重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由于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光阳极作为染料敏化太能电池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运输电子的作用,是影响光电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和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其发展目标主要集中
多年来,人格研究一直是心理科学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它对个体身心健康乃至诸多生活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小学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机制,不仅为儿童人格研究领域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也为小学儿童人格健康发展提供了更确切的干预指标。因此,本研究将从人类发展生态模型和发展情境论角度出发,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伴接纳和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影响小学生人格的深层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明确生活即教育是人类共同始终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人们在种种生活中受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又能改造生活。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群,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要将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限制,过去的教学中多是进行理论讲授,教师依照教材内容实施授课,引入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不足,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有效
时间贴现是指个体对事物的主观价值估计随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一种心理现象。由于个体在等待获得延迟奖励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使得时间贴现中包含了不能按照预期获得延迟奖励的可能性。本研究从潜在的不能按期获得延迟奖励的可能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想象等待获得延迟奖励过程中被试的情绪体验对时间贴现的影响。采用情景想象的情绪诱发方式,要求被试想象在等待获得延迟奖励过程中将要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