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酮类有机荧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荧光传感器、压致变色材料、离子检测器等器件而倍受关注。设计合成新型π-共轭体系并研究其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十分重要。有机发光器件要求发光材料在固态薄膜状态下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稳定性、较好的刺激响应性、优异的加工性和成模性,因此开发出具有这些性质的有机发光材料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化学结构的共轭修饰来实现。吖啶酮具有刚性平面结构、优异的稳定性和发光性质,很早被应用于有机发光领域。于是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吖啶酮衍生物,对其自组装、压致变色、酸碱响应和AIE性质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具有良好的发光和刺激响应性质。同时研究了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我们以吖啶酮为核心进行分子扩展,设计合成了两个不同系列的π-共轭体系。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文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基于吖啶酮、二氟化硼β-二酮和氰基苯乙烯有机发光材料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我们基于吖啶酮和二氟化硼β-二酮单元合成了具有高量子产率的荧光材料(ADBF2-a,ADBF2-b),并对其光物理性质和多种刺激响应性质开展了研究。ADBF2-a在不同溶剂中均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而ADBF2-b在极性溶剂中具有TICT(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态发射,荧光显著淬灭并红移。ADBF2-b在溶液中和薄膜上还表现出对有机酸、碱分子刺激的可逆荧光开关响应。我们还系统研究了ADBF2-a,ADBF2-b固体对机械力、有机溶剂分子等刺激的荧光响应性质。发现了黄光、橙光、红光等多种不同发光状态的ADBF2-a固体,以及红色和深红色发光的ADBF2-b固体。并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与分子聚集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基于吖啶酮氰基苯乙烯类单元通过Ullmann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吖啶酮取代的氰基苯乙烯化合物AD-n(n=1、2、3),对其结构、光物理性质和压致变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见有机溶剂中,AD-n(n=1、2、3)全部具有归属于吖啶酮的相同的吸收谱带(λab=380 nm)。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AD-1只有归属于吖啶酮的单发射谱带(λem=407 nm),而AD-2和AD-3有新的发射谱带,AD-3显示出正溶剂化变色效应同时测得AD-1具有聚集诱导增强发射(AIE)性质。研究了AD-n(n=1,2,3)的压致变色性质,发现AD-3固体粉末在机械力、有机溶剂分子的刺激下能在黄色的结晶态和蓝色的无定形态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发射颜色的荧光转换开关。
其他文献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盾构隧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盾构施工的整个过程。利用添加移除技术以及设置场变量等方法实现了开挖面土体卸荷、管片拼装以及注浆等施工
文章通过对云南伤寒学大家、中医教育家、中医扶阳学术流派重量级代表人物吴佩衡先生于《伤寒论》中对太阳、少阴二经基于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层面的高度认识,和对麻黄细辛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中尚存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未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未充分发挥企业在师资职培训中的作用,"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的外部条件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现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多,从而大学生身边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会加大,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新的考验
抑制图像噪声是电气设备红外诊断技术的前提。为了有效抑制白噪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用于电缆瓷套终端红外图像的基于逐层最优基小波和贝叶斯估计的自适应去噪方法。
深度报道的思维特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只有通过深入探析浓度报道的思维方式,并从中找出可遵循的规律、特点,才能进一步提高深度报道的质量。本文作者认为,纵观各种类型
纳米增强相在陶瓷基体中以纳米尺度稳定地均匀分布,是制备高性能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关键。介绍了纳米复相陶瓷的特性,几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仍然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黄金发展期。这为建筑的附属产业装饰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
利用老砌体建筑的结构外墙作为原地新建高层建筑物的装饰外墙,需要对老建筑外墙进行原位保护,但由于施工场地条件限制及新建建筑基坑开挖,使得原位保护变得困难,同时目前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