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属于浆果类水果,营养丰富,葡萄皮薄汁多,常因机械振动、微生物侵染、果梗褐变等原因发生脱粒和腐烂现象,每年我国葡萄的采后损失率高达20%。同时,我国葡萄产业存在滥用化肥和农残超标的问题,社会对于绿色果蔬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以夏黑,寒香蜜和阳光玫瑰为试材,采用有机栽培和普通栽培两种栽培模式、采用采前喷施1-甲基环丙烯(1-MCP)和采后熏蒸1-MCP两种保鲜方式。对比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采前、采后1-MCP处理浓度对葡萄贮藏与货架品质的影响,探究最佳的葡萄保鲜方式和浓度。不同栽培模式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显示:有机栽培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的贮藏与货架品质。相比普通栽培,有机栽培显著降低葡萄的果梗褐变率、腐烂率和落粒率(p<0.05),同时维持较高可滴定酸和Vc含量、延缓果皮颜色变化、促进关键挥发性物质的挥发。不同采后1-MCP处理对葡萄货架品质的影响显示:相对于对照组,3、5μL/L1-MCP采后处理显著抑制葡萄的果梗褐变、腐烂、落粒和失重现象(p<0.05),抑制果肉发生软化。1μL/L 1-MCP采后处理显著抑制果梗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p<0.05)、延缓果皮色泽的变化。采后1-MCP处理抑制葡萄关键挥发性物质的挥发,而3μL/L组具有更多典型葡萄的芳香。综合比较,最适的采后处理浓度分别是:夏黑3μL/L、寒香蜜3μL/L和阳光玫瑰5μL/L。不同采前1-MCP处理(0.50、1.00、1.50μL/L)对葡萄贮藏和货架品质的影响显示:相对于对照组,1-MCP采前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葡萄的果梗褐变、腐烂、落粒现象(p<0.05)。采前1-MCP处理抑制葡萄关键挥发性物质的挥发,而1μL/L组香气成分保留效果最佳。三种品种最适合的采前处理浓度分别是:夏黑1μL/L、寒香蜜1μL/L和阳光玫瑰1μL/L。1-MCP采前与采后处理对葡萄货架品质的对比结果显示:最适处理为夏黑采后3μL/L、寒香蜜采后3μL/L、阳光玫瑰采后5μL/L。相对于采前处理组,采后1-MCP熏蒸处理可以更好得维持果肉硬度,抑制果梗呼吸强度和果梗乙烯生成量,同时采后1-MCP熏蒸处理的葡萄糖分高酸度低,整体口感更好。本文探索不同品种葡萄最适的1-MCP处理方式和处理浓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