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牡蛎与葡萄牙牡蛎杂交及近交后代生物学性状的初步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洋牡蛎(C.gigas)和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是两个近缘种,属亚种关系,二者都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贝类。太平洋牡蛎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的牡蛎种类;葡萄牙牡蛎主要养殖在我国南方,喜好高温高盐环境,年产量在130万吨左右。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我国牡蛎养殖产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养殖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育苗的存活率变低、生长缓慢、个体变小、出肉率低,严重影响了牡蛎的产量和效益。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难题并使牡蛎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本研究以青岛的太平洋牡蛎养殖群体(G)与汕头的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A)及它们的杂交和近交子一代(F1)为材料,采用近交、杂交和回交等交配方法,建立起子一代(F1)、子二代(F2)等不同世代的家系。F1家系包括:杂交家系AG(A♀×G♂)和GA(G♀×A♂)与近交家系GG(G♀×G♂)和AA(A♀×A♂);F2家系包括:FGAA(FAG♀×A♂)、AFGA(A♀×FAG♂)、FAAFGA(FAA♀×FGA♂)、FAAFAA(FAA♀×FAA♂)、FAAA(FAA♀×A♂)、AFAA(A♀×FAA♂)、FGAFAA(FGA♀×FAA♂)和FGAFGA(FAG♀×FAG♂),可分为三个组:1)回交组FGAA、AFGA、FAAFGA及FGAFAA,2)全同胞组FAAFAA和FGAFGA,3)近交组FAAA及AFAA。其中,FGA和FAA分别指的是本实验室在2011年7月所建的F1杂交家系GA(G♀×A♂)和F1近交家系AA(A♀×A♂)。我们以这些家系为研究对象,从生长、存活、生理生化和温度等方面研究了这两个近缘种牡蛎近交与杂交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近交家系和杂交家系的生长、存活比较。  (1)F1杂交组AG(A♀×G♂)在生长和存活显著高于近交组AA(A♀×A♂)和GG(G♀×G♂)。幼虫期(2d-14d)生长速度的杂种优势为24.07%,存活率的杂种优势为89.89%。稚贝期(90d-270d)生长速度和存活率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2)F1杂交组GA(G♀×A♂)和回交子FGAA(FAG♀×A♂)在幼虫期(2d-14d)生长的比较,GA生长速度稍快于FGAA。GA的存活率在14天大于FGAA。在稚贝期(90d-210d)的生长,GA的壳高均小于FGAA,但生长速度快于FGAA。GA的存活率在210天小于FGAA。  (3)3个回交F2(FAAFGA、FGAFAA及AFGA)、2个全同胞F2(FAAFAA及FGAFGA)及2个葡萄牙牡蛎近交F2(FAAA及AFAA)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生长和存活率的比较:在幼虫期(2d-14d),这3个组合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9.7μm·d-1、9.9μm·d-1及10.1μm·d-1,结果无显著差异;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4.2%、12.4%和19.9%,全同胞F2与近交F2存活率有显著差异。在稚贝期(90d-200d),这3个组合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0.195mm·d-1、0.181mm·d-1及0.205mm·d-1,结果无显著差异;平均存活率分别为70%、69.6%及72.5%,无显著差异。  (4)全同胞F2FAAFAA与FGAFGA分别对照F1AA与GA在稚贝生长上的近交衰退率(δ/%),值分别为14.9%和26.7%,表明近交产生了明显的近交衰退。  2、F1杂交家系AG与近交家系AA、GG成贝的生理、生化的比较。对杂交牡蛎和近交牡蛎总脂肪含量(Totallipidcontent,TLC)、脂肪酸组成(Fattyacidcomposition,FAC)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capacity,TAC)等生理、生化进行了比较。  (1)杂交显著提高了TLC,杂种优势为23.99%;  (2)杂交显著改变了FAC:杂交牡蛎的饱和脂肪酸(SFA)的比例比近交牡蛎有显著降低,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显著提高,其中的C20:5n3(EPA)和C22:6n3(DHA)的杂种优势分别为2.47%和25.54%;  (3)杂交组AG和近交组AA、GG在外套膜和鳃这两种组织上的总抗氧化能力(TAC)没有显著差异,但AG的总抗氧化能力要稍高于AA。  3、温度对F1杂交家系GA、AG与近交家系AA、GG幼虫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在实验室内设置20℃、25℃和30℃3个温度组(盐度均为30),研究了温度对杂种优势的影响。杂交家系在三个温度下的生长、存活都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20℃、25℃和30℃下,生长速度的杂种优势分别为43.14%、64.52%和37.09%,存活率的杂种优势分别为34.9%,43.2%和46.8%。因此,杂种牡蛎比纯种牡蛎对温度有更好的耐受性。  4、温度对杂交F1与近交F1成贝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以F1的杂交家系AG和近交家系AA和GG的成贝为材料,在室内设置了17±0.5℃、20±0.5℃和23±0.5℃三个温度组,开展了温度实验。在三个温度下,AG的生长速度都比AA和GG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值分别为25.81%、23.94%和12.09%。17℃时,AG和AA、GG三个组的外套膜和鳃中的TAC含量在实验前后(第1天和第15天)都无显著差异;AG在20℃组的外套膜和23℃组的外套膜和鳃,都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值分别有1.109%、1.484%和3.519%。  5、附着基种类对稚贝附着效果的影响:以牡蛎壳、聚乙烯塑料片、聚乙烯塑料袋和聚乙烯网衣作为附着基,结果表明AG、AA和GG都对牡蛎壳的附着效果最好。  本研究首次建立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的杂交家系以及它们的回交家系,并对这些家系的幼虫和稚贝进行生长和存活的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对采自海南省陵水新村的一种红藻的形态、rbcL序列和生活史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如下:(1)藻体紫红色,线型,软骨质;(2)藻体基部略微缢缩,形成小的短柄,并具有圆盘状的固着器;(3)主枝
华贵栉孔扇贝 Clamys nobilis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贝类,夏秋季强降雨过后的低盐海水经常造成养殖扇贝大量死亡,给养殖业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
近年来,水环境恶化和种质退化导致凡纳滨对虾病害频发、大量抗生素引起的抗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解
红藻能通过自身代谢,产生一系列具有特殊结构和活性的天然溴化有机物。近些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从各种海洋生物体内发现上千种天然溴化有机化合物并相继报道其具有抗菌、细胞
目前,我国的视听媒体呈现多元化传播格局,竞争激烈,发展迅猛,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挑战。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已完成融合,也就是说整体视野已无新媒体和传
随着技术的发展,次磷酸钙作为一种常见的次磷酸盐用途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生产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采用转化法生产次磷酸钙,可以得到纯度高,粒度均匀的产品。该生产方
本研究旨在探讨浅色黄姑鱼幼鱼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及不同剂型赖氨酸与蛋氨酸对浅色黄姑鱼幼鱼的生长、体成分、生化指标、血清参数、消化的影响,确定浅色黄姑鱼幼鱼饲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播影视文化的天职。仅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被媒体称之为“寻人”的节目,以及就“幸
咪唑啉类缓蚀剂由于特殊的分子结构,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缓蚀剂。咪唑啉缓蚀剂广泛应用于酸洗、石油生产等工业中。双季铵盐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金属缓蚀领域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石磺科(Onchidiidae)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直神经亚纲(Euthyneura)、有肺类(Pulmonata)、缩眼目(Systellommatophora),是一群裸露无贝壳、雌雄同体、有自由生活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