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X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eobox1,PRRX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自噬的影响,以期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靶向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PRR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慢病毒空载体转染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后,用含嘌呤霉素的培养基连续培养2周,筛选出稳转的细胞株。实验用的细胞分为3组:PRRX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组、空病毒转染阴性对照组以及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PRRX1、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 light chain 3,LC3-Ⅱ)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3组细胞的自噬小体,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细胞中Beclin1的荧光强度。所有的实验重复3次以上。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所得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PRRX1过表达组的细胞中PRRX1的蛋白表达量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TEM观察各组细胞,发现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中均能观察到多个自噬小体,而PRRX1过表达组的细胞中仅能观察到少量自噬小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的结果显示,PRRX1过表达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中自噬标志物(LC3-Ⅱ/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的结果显示,PRRX1过表达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中自噬标志物Beclin1的荧光亮度较低。结论:在本课题中,我们应用PRR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PRRX1过表达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稳转株,证实了PRRX1过表达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自噬有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研究从自噬的角度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靶向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乳腺癌一直困扰着女性的健康。近年来,基于不断进步的医疗水平,乳腺癌的诊疗方法不断丰富,临床疗效也越来越好,在众多治疗手段中,新辅助化疗占据着重要地位。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 CR)是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主要指标,且已有研究提出其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常用药物为蒽环、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oNT/A)关节腔内注射对单碘乙酸钠(Monoiodoacetate,MIA)诱导的骨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并与临床常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比较。此外,观察BoNT/A关节腔内注射对MIA诱导的骨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P2X4R及BDNF蛋白水平的影响,以探讨BoNT/A对骨性关节炎可能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对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全麻下行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麦组(S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S组,使用5%葡萄糖稀释参麦注射液(0.6mL/kg)至150mL,在手术开始时通过颈内静脉以150mL/h的速度泵注。C组在手术开始时通过颈内静脉以150mL/h的速度泵注5%葡萄糖150mL。
目的:丙泊酚是急症抢救,临床麻醉,强化治疗常用的镇静剂。除了镇静作用外,还具有脑保护效应,然而其具体的信号通路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丙泊酚减轻大鼠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中,Keap1/Nrf2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OGD6h/R20h)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丙泊酚对于线粒体自噬的诱导作
目的:本试验是863课题计划项目中的临床试验部分,前期的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EHC-Ⅰ型一次性血液灌流器清除内毒素的有效性,本试验旨在评价EHC-Ⅰ型一次性血液灌流器对内毒素血症患者血清内毒素和促炎因子的清除效果,为该血液灌流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2020年5月-2021年3月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因感染所致血内毒素升高大于0.6 EU/ml的患者5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纳入
目的:对比分析普通胸腔镜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达芬奇机器人组(RVATS组)和普通胸腔镜组(VATS组)。收集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常见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
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被发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中与死亡和不良心脏事件相关的有效全身炎症指标,高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脂质斑块的富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减少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的受损相关,这些因素均与未来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因此,探究NLA、UA水平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核心症状群内的症状评分,通过聚类分析探讨患者核心症状群的内部症状特征,辨析高症状特征患者的风险预测指标,明确症状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为精准护理、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月~2020年10月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内科的1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核心症状群(呼吸困难
目的:通过激动α7烟碱乙酰胆碱能受体(α7n AchR)探讨其与脓毒症脑病(SAE)大鼠脑损害关系;通过STAT3抑制剂阻断JAK2/STAT3通路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脑病的保护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随机地将40只健康的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脑病组(SAE组)、脓毒症脑病+α7n AchR激动剂组(SAE+PNU-2829
研究目的:临床上使用的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是一种以α-酮丁酸为底物测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和LDH2的活性方法的心肌酶。由于HBDH在人体心肌的含量较高,且峰值出现时间较其他心肌酶晚,所以HBDH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期的诊断有较大优势。除此之外,临床上HBDH还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疾患的检查。但是很少有文献报道不同种类疾病的HBDH活性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