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足机器人的外力辨识与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分支,步行机器人的足尖与地面接触位置不连续,因而对不规则地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中,六足步行机器人的静态稳定性较好,结合承载能力较强的并联机构,则能得到重载六足步行机器人。这类步行机器人适用于需要在不平整地面运送大载荷的任务。大多数情况下,采用适应性步态的机器人需要辨识外力从而检测与环境的接触情况。常用的方法是在机器人的足尖安装力传感器。然而力传感器价格高昂,且容易损坏,因此产生了对力传感器替代方案的需求。本文针对使用并联机构腿的重载六足机器人,提出了分布式力辨识方法。进行了六足机器人位姿辨识,惯性力辨识,惯性参数标定,外力辨识,以及适应性步态设计与实验等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重载六足机器人采用的空间并联腿机构,使用螺旋和指数映射建立了位姿辨识模型,惯性力辨识模型。建立了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静力学模型,得到指定输入下,腿部机构主要零件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了机构运动惯性力以及外力对机构驱动力的影响。建立了机器人虚拟样机,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2)基于本文建立的机构数学模型提出了六足机器人足端力传感器的替代方案,使用电机电流和驱动关节的运动信息作为分布式力辨识方法的输入,分离惯性力与外载荷的影响之后,对足尖外力进行辨识。分析了机构中摩擦力的影响,根据机构的结构对腿部机构的基本惯性参数进行标定,并将辨识结果与分布式力辨识模型进行整合。对足尖外力辨识性能进行测试,惯性参数标定之后显著提升了行走过程中的足尖外力辨识性能。分析足尖外力与身体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得到机器人机身的外力辨识模型。(3)从仿生学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力辨识六足机器人的适应性步态。根据机器人行走与人类行走在感官上的相似性,观察人类无视觉行走的过程,总结其中的主要规律,提出了一套机器人步态行为。通过设计步态转换状态机构成步态生成机制,提高了救灾六足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具有较多优点,比如半固态金属成形件形态平整光滑,力学性能高等。同时,半固态压铸模具还具有寿命长的优点。但该技术中的模具设计研究还是目前为止研究的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基于IRE1/JNK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通过Purina#5008饲养ZDF大鼠制备2型糖尿病动
户外庭院灯柱是常见的工业产品,其基座大多数是铝合金压铸件。以基座为例探讨采用数控加工方法去除中大型铝合金压铸零件飞边(毛刺)的方法与工艺,提高去飞边工作的效率与加工
<正>随着亚洲保险企业加大在保险科技领域,特别是在远程信息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以及大数据领域的投入,他们正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监管形势。根据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
期刊
在分析城市大风灾害的特点、类型及其灾害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的防风功能,分析了防风林的多种结构及其防风效果,并对城市防风林栽植结构与防风植物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全体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期望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怎样在适应现代科学进步与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吸纳。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方面等畅通,保证网上交易的速度
介绍了游戏引擎和虚拟现实引擎的发展现状、相互关系及区别,将两种引擎统称为三维图形引擎。综合考虑计算机硬件、软件、仿真理论等的进步,分析场景管理、几何模型构建、物理
本文以V带传动部件为例对CAD系统设计,从设计原理、数据处理、作图程序、结果输出及错误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
以某动车变流器为例,对JIS、IEC、TB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与现场应用情况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通过仿真手段来研究标准内容的变化,有助于深刻理解标准,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