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种群数学模型及其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松是我国小兴安岭和东北东部山区的优势保护树种。红松材质优良,松籽富含油脂,经济价值很高。以红松为主形成的阔叶红松林是中国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区的顶级植被,也是中国木材和林副产品的重要产地。阔叶红松林具有复杂的群落结构和稳定的更替过程,对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红松的天然更新取决于种源和幼苗幼树的生长条件,而种源由母树产生的种子的传播条件和种子的消耗等因素决定。红松林中,种子是鼠类(主要指松鼠,也考虑花鼠、大林姬鼠和一些鸟类)的主要取食对象之一,幼苗的更新主要依赖鼠类的贮食行为,种子、鼠类和幼苗三种群互相影响和制约。鼠类和红松共同组成了一个典型的红松林生态系统。数学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态与环境科学中。本文依据数学生态学建模方法定量研究红松种群中种子、鼠类和幼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四类模拟红松种群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稳定性理论和时滞微分方程以及Hopf分支理论研究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根据红松种群的生态学特性,将其分为幼树(未达结实年龄个体)和母树(已达结实年龄个体),构建了两类模拟天然林内红松种群年龄更替的数学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存在稳定的周期解和局部渐近稳定的正平衡点,并用Maple进行了数值模拟,结论表明天然林内红松幼树与母树会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有规律、互为消长的特征,二者既相互协调又相互控制,保持稳定的动态平衡。2红松种子、鼠类和幼苗是红松发生和演替的纽带,根据三者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调节的关系,构建了一类三维非线性红松种群模型,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唯一的周期解,讨论了其鞍结分支和Hopf分支,并对Hopf分支周期解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指出了红松种群中种子、鼠类和幼苗三种群数量具有周期波动的特征。3探讨了一类三维的模拟红松种群中的种子、鼠类和幼苗的动态变化的时滞微分方程模型,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模型的各种动力学行为,包括红松种群达到动态平衡的条件,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局部稳定性。结果表明时滞现象能导致稳定的平衡点转变为不稳定,得到了发生Hopf分支的条件。研究结果揭示了红松种群系统的周期行为特征,为合理经营管理和保护红松林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屋面防水层的局部破坏而出现的渗漏现象,阐述了屋面防水的细部构造部分是屋面工程中最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详细介绍了屋面防水工程中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方法。
新启蒙运动改变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人否定五四并认为五四时代已经结束的态度,重新肯定了五四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五四话语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
本文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工艺对米粉品质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先进行微波干燥7min,微波功率385W;再进行热风干燥90min,热风温度40℃,米
<正>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影响重大而又极其复杂的事件。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令世界人民无限向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况下
安全无小事,旅游景区安全工作对于保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保障旅游景区安全对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业的重要性,在对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分类的基础上,讨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根本是企业的参与及合作。国外研究型联盟运行经验表明,协同创新中心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和教育计划十分重要。协同创新中心需要有高效的运
<正>草木灰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农家碱性肥料,而且还是一种治病虫的良药。每亩撒施草木灰30~50公斤,可杀死红心蜜柚果园地下病菌与害虫,防止红心蜜柚根、茎受病虫危害。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挤压加工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优点。为此,阐述了膳食纤维在挤压过程中的变化机理,介绍了挤压加工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
"数字弱势群体"是由于数字科技的固有特征、不均衡传导以及社会既有结构等客观因素,导致权利缺失、能力不足,进而展现出地位边缘、资源匮乏、易受挫伤等特征的特定群体,可视
产学研合作的成效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影响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主要有利益分配监督机制缺乏、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不平衡等。为建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