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材料吸波器和极化转换器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介质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在自然媒质中结合人工设计的几何单元结构以实现新的电磁功能特性的新型材料,它包括光子晶体、左手材料、单负材料以及零折射率材料等。由于电磁超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电磁特性,因此该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巨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超材料的高性能吸波器和极化转换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1)对超材料吸波器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改进型方形谐振环与 jerusalum十字结合,充分利用吸波器上层空间结构设计了一种多频超材料吸波器,此吸波器在3.68GHz、5.96GHz和8.45GHz三个工作频点对电磁波的吸收率分别为99.9%、97%和99.5%,同时,该吸波器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宽角度的工作特性,且单元尺寸是??????×??????×??????,其中?为吸波器最低工作频率在自由空间的波长。与一些其它的超材料吸波器相比,该吸波器具有体积小、厚度更薄等优点,更适合于超薄系统的集成和应用。同时,通过干涉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利用缩比原理,通过对吸波器结构尺寸的缩小,得到一种工作在THz频段的多频超材料吸波器。  (2)对超材料线极化转换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双V字形反射型超宽带线极化转换器,极化转换率PCR>90%的频率范围为12.4GHz-27.96GHz,其相对带宽达到77%,与同类型极化转换器相比具有较大的带宽,并在宽角度入射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线极化转换率。利用电磁谐振特性和干涉理论分析了线极化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并计算出了同极化反射系数和交叉极化反射系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数值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实了器件的优良性能。  (3)设计了一种工作于THz频段的多层宽带透射型线极化转换器,极化转换效率PCE>80%的频率范围为0.17THz-0.31THz,相对带宽为58.3%,利用介质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各向异性特性,采用干涉原理对透射型线极化转换器的极化转换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交叉极化透射系数进行推导,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散射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天线的小型化、高效率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角分集技术是散射通信技术中抗多径衰落和天线小型化的一种主要方法,如何利用偏置反射面天线实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MEMSCAD的需求日益显现。MEMS表面制造加工技术中的牺牲层腐蚀技术对器件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利用MEMSCAD技术对牺牲层
本文对终端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微波特性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理想情况下,微波功率传感器输入的功率被终端电阻全部吸收转化为热能,使得热电堆两端产生温度
是才女,也是美女。书籍设计师、漫画家、策划人等诸多身份都与她有关。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余一梅,现在是上海第7印象设计事务所CEO。她曾被《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浪
植物茎顶端干细胞在高等植物体胚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地上部分组织和器官的主要细胞来源。近年来,关于植物茎顶端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确定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轴突需要延伸到特定的位置与其正确的靶细胞形成神经回路。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背腹轴向的轴突延伸,而对前后轴向的轴突延伸所知有限。为了寻找前后轴向的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体内,是一类可以作用于蛋白酶,并对酶有特异性抑制作用的小分子物质或蛋白质。它们按一定比例与酶结合形成可
随着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高带宽的需求,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应运而生。目前无源光纤接入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光纤接入网形
近年来,几丁质酶基因和凝集素基因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中,几丁质酶被证实是植物体中重要的抗真菌蛋白,而凝集素具有抗真菌、细菌、抗虫的作用。本实验将构建的包含两个目的基因
武汉市园林局和武汉花卉盆景奇石协会于2013年10月28日在汉口解放公园内中华名塔园隆重举办了2013年汉派盆景展览。市花卉盆景奇石协会刘善壁理事长,贾振涛、周启新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