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TDM-WDM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高带宽的需求,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应运而生。目前无源光纤接入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光纤接入网形式。其中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是最具前途的下一代光接入技术之一,有强大的接入能力,是未来接入网发展的趋势。然而成本较高,在成本敏感的接入网应用中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基于时分–波分混合复用的无源光网络(TDM-WDM PON)就成为研究的热点,逐渐具有商用化的趋势。本文提出的新型10Gbps TDM-WDM PON系统就是一种高带宽,低延时的光纤接入网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提出一种新型时分–波分混合复用的无源光网络。在系统的下行链路采用多波长时分复用技术,上行链路采用低带宽波分复用技术。在保证下行链路具有较高的带宽下,节省了调制器的使用;在上行链路中,采用波分复用方式,提高用户上行链路速率,简化了系统协议。  其次,在所提出的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方式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混合PON架构。基于中心载波上行重用混合无源光网络和基于边带载波上行重用混合无源光网络。两种架构均使用一组高速马赫曾德尔干涉开关和一个高速双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实现下行多波长时分复用和上行波分复用。结果表明:在10Gbps的下行速率和1.25Gbps的上行速率下,基于中心载波上行重用混合PON,传输距离可达50km以上;而基于边带载波上行重用的混合PON,传输距离可达70km。  最后,根据上述时分–波分混合复用无源网络系统,提出与之适配的下行链路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于业务等级分类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这种算法根据数据业务的优先级别,分为高、中、低三种等级,再对每种等级的业务进行合理的调度与分配带宽,让每种等级的业务均能获得不同的服务质量。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业务等级分类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能使系统的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10%,并很好地控制了不同等级业务的数据包延时,最大程度地挖掘了系统通信性能。
其他文献
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Hendel)隶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世界性重要检疫害虫,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性有害实蝇,对我国蔬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与其靶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结构。突触生长过程的精确调控对于功能性神经环路的形成和可塑性至关重要。因此,寻找和鉴定调控突触发育和功能的因子
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at Basophilic Leukaemia,RBL)是一种经典的肥大细胞模型,常用于过敏反应和IgE抗体的研究。特异性IgE抗体使RBL细胞致敏后,外来的过敏原刺激细胞快速发生脱颗
近年来,散射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天线的小型化、高效率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角分集技术是散射通信技术中抗多径衰落和天线小型化的一种主要方法,如何利用偏置反射面天线实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MEMSCAD的需求日益显现。MEMS表面制造加工技术中的牺牲层腐蚀技术对器件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利用MEMSCAD技术对牺牲层
本文对终端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微波特性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理想情况下,微波功率传感器输入的功率被终端电阻全部吸收转化为热能,使得热电堆两端产生温度
是才女,也是美女。书籍设计师、漫画家、策划人等诸多身份都与她有关。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余一梅,现在是上海第7印象设计事务所CEO。她曾被《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浪
植物茎顶端干细胞在高等植物体胚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地上部分组织和器官的主要细胞来源。近年来,关于植物茎顶端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确定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轴突需要延伸到特定的位置与其正确的靶细胞形成神经回路。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背腹轴向的轴突延伸,而对前后轴向的轴突延伸所知有限。为了寻找前后轴向的
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体内,是一类可以作用于蛋白酶,并对酶有特异性抑制作用的小分子物质或蛋白质。它们按一定比例与酶结合形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