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L技术制备复合纳滤膜及其脱盐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纳滤膜以其独特的性能特征成为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bL技术可以较方便的实现分子尺寸范围内的结构控制,已成为构筑具有独特性能多层超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于复合纳滤膜超薄分离层的可控制备优势明显。 本文利用LbL技术在微孔基膜上组装了聚电解质多层膜,将之用作复合纳滤膜的超薄脱盐层,从而制得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通过系统实验,研究了多层膜超薄分离层在基膜上的生长规律和结构性质特征,各组装条件对多层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性能特点。 在聚砜和聚醚砜微孔基膜上组装了聚电解质多层膜,讨论了组装条件对多层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多层膜的截留性能随其双层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通量随双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并在达到一定双层数后趋于稳定。聚电解质多层膜中对离子起截留作用的主要是其表面层。聚电解质种类,溶液支持电解质浓度,组装时间,基膜种类等因素对多层膜性能的影响较大;支持电解质种类、聚电解质浓度对多层膜的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SS可以在PES基膜上有效吸附,形成PSS初生层。PSS/PDADMAC体系和PSS/PAH体系聚电解质多层膜在PES基膜上呈现均匀的线性生长方式。通过表征多层膜表面形貌,发现聚电解质多层膜均能将基膜完整覆盖;不同类型的多层膜表面形貌有着显著差别,并影响其截留性能。 从多方面研究了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性能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多层膜因自身结构性质的不同,截留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同种多层膜对不同盐溶液的截留率也不相同,呈现出选择性。研究了测试液盐浓度,操作压力,装置流量,测试时间等操作条件对多层膜截留率的影响,总结了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性能特点。 所制得的各类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性能稳定性较好,对1000mg/L的MgSO<,4>、MgCl<,2>、Na<,2>SO<,4>、NaCl、CaCl<,2>溶液的截留率分别为42~91%、11~86%、54~95%、12~33%、17~65%,相应的通量为0.42~1.15、0.43~1.03、0.39~0.65、0.40~0.96和0.41~0.95 m<3>.m<-2>day<-1>。初步探讨了几种聚电解质多层膜的后处理与改性方法,并考察了这些处理过程对聚电解质多层膜性能的影响。如将[PSS/PDADMAC]<,5>PSS膜在6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后,其对1000mg/L的MgSO<,4>溶液的截留率增加到94.6%。使用PAA对多层膜进行表面改性,可有效地改善膜表面亲水性能。
其他文献
双环戊二烯基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是当前金属化学的热点之一。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金属羰基配合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双环戊二烯基金属配合物。对于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
就一座城市而言,与其比拼房价高低,倒不如拥有几处像凯旋门、埃菲尔铁塔、鸟巢、水立方这样的历史性、标志性建筑,也算为城市争光。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曾宪斌前段时间在郑州参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了一台低能电子解离贴附质谱装置,此装置采用余摆线型电子单色器和四极质谱计等技术,用于研究低能电子与分子的解离性贴附动力学过程;在装置加工完成后
Head and neck cancer(HNC) is the sixth most common human malignancy worldwide. The main forms of treat ment for HNC are surgery, radiotherapy(RT) and che mother
轻质烷烃异构化是生产清洁汽油的重要手段之一,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尤为重要。Pt/Ga2O3/WO3/ZrO2(Pt/GWZ)固体酸催化剂在C5/C6烷烃异构化中显示出了较高的活性、良好的稳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纳米银掺杂对偶氮聚合物薄膜光致取向影响的研究,二是偶氮材料交联对其光致取向影响及纯折射率光栅的刻写,三是偶氮材料近场光栅刻写的初步研
豆科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x,植物约60余种,分布于东亚至澳大利亚东北部及北美,具有润肺清热、利水通淋、健脾祛湿的功效。根据报道,从胡枝子属中以前分离得到的组分,具有很好的
本文介绍了濒危的少数民族,通过地理环境和生存演变等方面分析了少数民族逐渐落寞的原因。少数民族是一幅历史画卷,有着自己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的规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巨轮
由于锂离子电池采用锂离子存贮材料取代金属锂,改善了锂电池由于枝晶生成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及循环性能差的缺点,并保留了锂电池高电压的优点,同时还兼具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近来发展较快。本论文就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氧化物和尖晶石Li4Ti5O12及其与碳纳米管的复合电极材料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本部分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相SnO和SnO2纳米
当前时代下,“互联网+”的概念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人们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不断赢得产品的优化升级。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概念,指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不同产品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