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具有可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网侧电流谐波含量低、直流侧输出电压可控、能量双向流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有源滤波器、新能源并网、微电网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等领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与器件的蓬勃发展,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对电能质量需求的提高,由此要求三相PWM整流器要能获得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更好的稳态控制效果。因此,开展对三相PWM整流器控制算法的研究极具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三相PWM整流器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功率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及稳态控制精度、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及复杂性为研究目标,主要从直接功率控制算法、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算法、电感参数在线辨识、无网压传感器控制算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可总结如下:首先,以PWM整流器的模型电路为基础,详细分析了PWM整流器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基于坐标变换分别建立了其在三相abc静止坐标系、两相α-β静止坐标系以及两相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对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的基本实现原理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传统基于比例积分控制器的直接功率控制(proportional intergral-based direct power control,PI-DPC)算法与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功率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PC)算法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针对传统PIDPC内环功率PI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复杂、动态响应速度慢和传统FCS-MPPC网侧电流谐波含量高、开关频率不固定等缺点,从整流桥输入端电压动态分量优化的角度出发,借鉴模型预测控制思想通过评价函数预测最优动态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流桥输入端电压动态分量优化的模型预测功率控制(model predictive power control,MPPC)算法,该算法在取消了功率内环PI控制器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针对所提MPPC算法对电感参数的依赖性,本文分析了控制电感参数与实际电感参数不一致时对系统功率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算法,在电感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有效辨识出电感,消除系统的功率误差,实现控制目标。并对所提MPPC、传统PI-DPC算法、传统FCS-MPPC算法和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算法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为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及复杂性,避免网侧电压传感器故障对系统控制性能造成的影响,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磁链观测器的无网压传感器控制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消除由滤波器引起的误差,提高了虚拟磁链估算的准确性,并对此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简单介绍了基于RT-LAB与TMS320F28335 DSP的硬件在环半实物实验平台,并对传统PI-DPC和所提MPPC算法进行了半实物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亦对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算法和基于改进虚拟磁链观测器的无网压传感器控制算法进行了半实物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Markwitz投资组合理论将金融学从定性研究过度到定量研究,奠定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在均方差模型中,需假设风险资产的收益服从正态分布,然而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金融资产收益率大多存在非对称、厚尾等特征,并非服从正态分布。基于以上问题,针对中国金融市场特点,对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改进。在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时,高阶矩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不容忽视。现今,对于含有高阶矩风险的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国
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和动车组在我国电气化铁路中广泛使用的同时,对牵引供电系统造成的高次谐波影响不可忽略。高次谐波经牵引网传播至牵引变电所后,易通过牵引变电所中的牵引变压器、所用变压器产生不同电压等级间的谐波渗透、相同电压等级间的横向传递,牵引变电所中的高次谐波渗透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在考虑变压器间电气耦合的情况下,建立了包含V/v接线牵引变压器和逆YNd11接线变压器的牵引所高次谐波渗透综合模
于《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相关内容中有描述到有关持续进行西部地区有关策略进行工作,要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内容展开工作以及策略的规划,针对有藏区的铁路进行补足、平衡区域布局的层次清晰的建设规划。西藏地区的环境以及地形都是十分严峻的,为铁路选线设计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川藏铁路是西藏与内地联系最便捷的大通道,作为全国铁路网骨干,是继青藏铁路之后内地通往西藏的另一条通道,川藏铁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需求
在铁路高速化进程中,受电弓与接触网间的稳定接触是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而弓网一旦接触不良或者受电弓的结构遭到破损,将直接降低弓网系统的供电能力,进而影响到高速列车安全运营。因此,为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提高受电弓的工作性能,而影响高速受电弓工作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受电弓的结构参数。为获得高性能的受电弓和稳定的弓网动态受流,本文建立了受电弓各个学科的设计优化模型,采用集成设计方法和
伴随着我国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共享单车的出现很好地迎合了这一症结,成为城市出行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种灵活性和波动性较大的交通工具从诞生之初起就成为了当今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时空特征、时空行为、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仍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出行者选择共享单车的各种因素,再根据数据挖掘的结果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共享单车用户的使用特征,并着重从功能区属性上分析了相应的时空特征与行为规划
随着资本市场的层次日益丰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企业中的融资方式中渐渐出现。因为该融资工具的“可转换权”和“可赎回权”可以吸引投资者,许多公司都愿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融资。我国并未放开对这类金融工具发行的限制,所以一般发行这类优先股的公司会选择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香港采用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采用的是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本文以2018年在港股上市的小米集团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小米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
滚动接触疲劳伤损是影响轮轨寿命的主要伤损之一,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随时会导致轮对和钢轨失效,危及行车安全。本文从轨道结构参数方面进行车辆曲线通过时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成因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首先对国内外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现有实验和理论研究等进行详细论述,明确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研究意义,并选用适合本文所需的研究方法。(2)通过建立轮轨接触几何计算模型、蠕滑率计算模型和三维非Hertz滚动接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在电力系统发电侧占据的比重逐年上升,风力发电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难预测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2017年2月8日,风电出力不及预期作为重要因素诱发了南澳大利亚州电网负荷损失高达300WM的停电事故,这一事件引发了学者们对高比例风电并网系统连锁故障研究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年来大停电事故的规模与起因出发,阐述了电网停电事故中的自组织临界
接触网电连接是接触网系统的重要零部件,电连接能够改善接触悬挂中的电流分布,通过电连接可实现串、并联供电,既能减少电能损耗,又能提高供电质量。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年限的增长,接触悬挂中电连接所呈现的故障失效问题日益突显。鉴于此,需要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电连接的故障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高速铁路接触网电连接频繁出现的断股、断裂失效等问题,并为提高电连接使用寿命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以高速铁路接触网横向电
随着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间人口流动加快,城际列车成为城市间理想的交通方式。由于在早期对城际列车操纵的标准化与自动化重视不足,目前多数在运营的城际铁路系统并未对列车运行速度曲线进行优化,影响了列车节能性;运行中的级位切换较为频繁,导致控制力变化频繁,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提高城际列车运行的节能性与舒适性成为列车运行控制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城际列车舒适节能运行控制问题解耦为城际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