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色猪血蛋白制备技术及乳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一种较为新颖的脱色猪血蛋白制备技术进行了研究。它通过特殊的酶对血红蛋白进行酶解,使血红素易于从血红蛋白上解离,再用CMC将解离出的血红素絮凝沉淀,然后经离心除去血红素,制备出脱色的血蛋白。该方法制备的脱色血蛋白具有脱色彻底、成本低、无溶剂残留、易于工业化生产,另外对脱色蛋白的乳化功能性的研究显示了所制备的猪血蛋白具有较强的乳化性。 通过研究脱色猪血蛋白制备过程中各个因素对脱色效果及速度的影响,确定较为合理的脱色工艺:新鲜猪血细胞经均质后,1kg加入10ml 2472酶液,搅拌均匀后,在原始pH(7.4)、30±3℃酶解3-3.5h,取酶解后的血细胞40g加入120g水搅拌均匀后,用盐酸调pH至1.56,在40℃酸化60min,再取酸化血液40g,加入6g1%CMC与154g温水混合液,搅拌均匀后,调pH至2.48,在60℃静止絮凝10-20min,离心所得清液即为脱色的血蛋白液,再经过等点电沉淀,离心得到脱色血蛋白泥。 另外还比较了自制脱色猪血蛋白粉(FP)、猪血细胞蛋白粉(CP)、酶解法脱色猪血蛋白粉(EP)和大豆分离蛋白粉(PI)的乳化功能性,结果显示:FP、CP和PI三种蛋白的乳化能力(EC)和乳化稳定性(ES)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酶法制得的脱色血球蛋白(EP)不管是EC值还是ES值,都极显著的小于这三种蛋白的值。脱色血蛋白FP与大豆分离蛋白PI相比,乳化功能性相似,无异味、无颜色、价格低,可以在肉制品中代替PI使用,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还详细研究了乳化时间、蛋白浓度、油的比例、pH值、乳化温度和无机盐(这里选取NaCl,CaCl2,KCl三种无机盐)对FP蛋白的乳化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法,为临床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优化用药提供借鉴。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案进行中医治法与用药分
通过强强联合组建钢铁集团,是提高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稳定市场秩序、减少重复建设、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措施;组建新唐钢集团不仅是河北钢铁产业重组的重要
文章选取扭弯频率比、密度比、惯性半径比等9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对公路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将各种大跨度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划分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的呋喃树脂砂生产K2转向架侧架铸造工艺和熔铸工艺条件对铸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呋喃树脂砂生产的K2型转向架侧架表面存在宏观裂纹和毛细裂纹,
新安理学是朱子学之重要分支之一,主要流传于徽州(旧称新安)一带。该学派形成于南宋、发展于元代、全盛于明初、终结于清中叶,对十二世纪以后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作为一种新颖的聚合反应方法,它能实现“活性”/可控聚合,使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可控,合成出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物,该技术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合成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传统的制造业面临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定制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来快速的适应市
<正> 一、问题概述公共关系的发展在美国历史上有四个发展阶段,即四个模型。它们是新闻代理模型、公共信息模型、双向不对称模型和双向对称模型(J.Grunig & R.Hunt,1984)。前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通货膨胀越来越易受国际输入因素的影响。此时,对我国本轮始于2003年的通货膨胀所具有的输入型特点进行考察,将有利于我国有关部门正确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非传统工程和时间关键型需求面前,传统数据库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将数据库系统和实时系统结合,出现对数据管理满足正确性和时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