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我国糖尿病患病的人数在迅速增加。据估计,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5000万,约占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4,每年还以120万的数目递增,糖尿病已成为一个新的流行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证占较大比例,阴虚的本质在消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病机转变过程可用“阴虚-燥热-成瘀”来概括,消渴阴虚成瘀而存在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一氧化氮(NO)作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抑制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壁,防止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近年来诸多学者已对糖尿病阴虚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实验研究等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到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分为两篇综述。第一篇综述:《2型糖尿病阴虚证的中医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中医对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理基础的认识、病因病机、辨证、中西医治疗、中医药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十年来的中医药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篇综述:《2型糖尿病与NO代谢异常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从NO代谢异常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形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临床及实验研究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是对2型糖尿病阴虚证患者的临床表型、2型糖尿病患者阴虚程度与血清NO浓度的相关性,及血清NO浓度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以探求2型糖尿病阴虚证患者临床表型、2型糖尿病患者阴虚程度与血清NO浓度的关系,及NO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可能机理,以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收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1992年制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参考标准》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辨证分型,可分为本虚四型,标实七型,分析糖尿患者病临床表型在中医各证型间是否存在差异,其中,同意抽取血标本测定NO浓度的患者,共24例,通过对糖尿病阴虚组与非阴虚组间临床表型及血清NO浓度的差异,血清NO浓度与两组患者临床表型、血清NO浓度与糖尿病患者阴虚积分的相关性分析,及血清NO浓度在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病患者中的差异,探究NO在2型糖尿病阴虚证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NO与糖尿病患者的N%、Cr、BUN有直线关系,且均为正相关(P<0.05),与WBC, L%、PLT、UA,K(?)无明显直线关系;NO与糖尿病阴虚组患者的N%、L%、Cr有直线关系(P<0.05),其中与N%、Cr呈正相关,与L%呈负相关,与其它临床表型无明显相关性,存在相关性的各指标相关系数r基本大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存在相关性的各指标相关系数;NO与糖尿病非阴虚组患者的BUN及K+有直线关系,且均为正相关(P<0.05),与其它临床表型无明显相关性;血清NO浓度与糖尿病患者阴虚积分,存在直线关系(P<0.05),且为负相关;血清NO浓度在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临床表型在中医各证型间并不存在差异。结论血清NO不仅与糖尿病临床表型存在相关性,还与糖尿病阴虚证临床表型及糖尿病阴虚程度存在相关性,推测血清NO水平可能可以作为糖尿病阴虚程度判断的指标,此外,血清NO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创新点:在于通过实验测定血清NO,将2型糖尿病阴虚证及非阴虚证患者的临床表型、阴虚积分与之进行相关性分析,推测血清NO水平可能可以作为糖尿病阴虚程度判断、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