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rTMS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反应抑制与渴求度的干预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截止2017年底,国内吸食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的人数占吸食毒品总人数的比例高达55%。MA成瘾不仅会造成高冲动性和暴力攻击等问题,而且还会产生较高的复吸率,然而至今仍缺乏对MA成瘾的有效治疗以及预防复吸的手段。MA成瘾者存在反应抑制能力缺陷很可能是导致MA成瘾者不断复吸的重要原因。且有研究表明恢复行为控制和减少冲动是戒断MA成瘾的关键一步。不同频率的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可通过刺激不同区域的大脑皮层调节大脑神经活动,通常低频rTMS(≤1 Hz)可以降低兴奋性和冲动性,高频rTMS(>1 Hz)可以增加兴奋性,并且在针对尼古丁、酒精、可卡因等传统成瘾群体冲动性的干预中已得到验证。此外,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被验证为是反应抑制的关键脑区,因此,研究一将运用双选择Oddball任务去评估1 Hz rTMS作用于左侧DLPFC对MA成瘾者反应抑制能力的干预效果。双选择Oddball范式要求被试对短时呈现的标准刺激(高频率,如80%)和偏差刺激(低频率,如20%)都尽可能准确且快速地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研究一和研究二的所有MA成瘾者需要在一天内完成两次双选择Oddball任务,即行为实验前测和行为实验后测。研究一中,MA成瘾者先完成行为实验前测,间隔五分钟,分别接受对应的rTMS干预,再间隔五分钟,接受行为实验后测。反应抑制能力以双选择Oddball任务的偏差刺激的正确率(数值越大,反应抑制能力越强),偏差刺激反应时(数值越大,行为反应越保守,越以目标为导向,反应抑制能力越强)和延迟反应时(偏差刺激反应时-标准刺激反应时,延迟反应时数值越大,反应抑制能力越强)为核心指标。研究一在江苏省某戒毒所招募45名男性MA成瘾者(1 Hz rTMS组23人,Sham rTMS组22人),所有MA成瘾者均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的标准和实验标准。健康组的33名男性被试在重庆本地招收,健康组被试与MA成瘾组被试在年龄、教育水平、吸烟和喝酒上无显著差异(p>0.05)。成瘾组刺激的大脑皮层区域为左侧DLPFC,Sham rTMS组的rTMS未真正作用于MA成瘾者的大脑皮层,其他的设置参数同1 Hz rTMS组。研究一结果发现,干预后的1 Hz rTMS组的偏差刺激正确率,偏差刺激反应时和延迟反应时显著高于Sham rTMS组,且1 Hz rTMS组行为后测的表现上与健康组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1 Hz rTMS对MA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研究一发现1 Hz rTMS作用于左侧DLPFC能显著提高MA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但无法确定反应抑制能力的提升是否能降低MA成瘾者的药物渴求,以及此促进效果是否是具有可持续性。因此,研究二直接测量了MA被试在接受1Hz rTMS后的反应抑制能力及成瘾指标——MA渴求度。MA成瘾者需要接受同研究一的行为前后测,连续干预10天(每天一次)后重测,以及间隔20天后的追踪再测。作为对照的健康组被试和研究一相同。MA渴求度以时长5分钟的MA相关线索视频诱发的主观评分为指标,数值越大,对MA的渴求度越高。研究二在江苏省某戒毒所招募未参加过研究一的73名男性MA成瘾者(1Hz rTMS组37人,Sham rTMS组36人),被试标准同研究一。研究二结果重复了研究一中1 Hz rTMS对MA成瘾者反应抑制能力的干预效果,且1 Hz rTMS干预后成瘾者的MA渴求度显著降低。另外,前测正确率成本(标准刺激正确率-偏差刺激正确率)和渴求度评分结果显著正相关;1 Hz rTMS干预后,前测正确率成本和反应抑制能力变化(前测正确率成本-后测正确率成本)显著正相关,前测正确率成本和渴求度变化(前测渴求-后测渴求)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反应抑制能力越差的MA成瘾者的MA渴求度越高,且在1 Hz rTMS干预后,反应抑制能力越差的MA成瘾者反应抑制能力提高越明显,药物渴求度下降岳明祥,也暗示MA渴求度的下降很可能受到通过反应抑制能力提高的影响。此外,前测正确率成本与前测延迟反应时,正确率成本变化与延迟反应时变化的显著相关暗示了MA成瘾者反应抑制正确率的提高是由于其牺牲了反应时,在1 Hz rTMS干预后,MA成瘾者更以目标为导向,行为更加保守,通过反应时的延长,进而保证了正确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1 Hz rTMS的干预效果在10天后再测、间隔20天后追踪重测时依然稳定。综上,两个研究的结果共同揭示,1 Hz rTMS作用于左侧DLPFC对MA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的提高及MA渴求度的降低有持续的促进作用,且1 Hz rTMS对MA成瘾者渴求度的干预效果很可能受其反应抑制能力提高的影响。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项能力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于写作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化,学生需要将内部思维活动或外部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面对不同的话题、目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语篇表述,这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息息相关,可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当前的习作教学中却出现了学生不愿写、不会写以及教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短视频媒体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重要娱乐方式。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提到网络成瘾、电脑游戏、电子屏幕等使用与ADHD流行率的关系(Beyens et al.,2018;Gentile et al.,2012;Nikkelen et al.,2014;van der Schuur et al.,2015)。但本文主要是研究青少年早期(12-15岁)在使用如抖音等短视频AP
如今是大数据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数据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我们的身边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数据,我们需要从庞大复杂的数据中选择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生产、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发展中小学生的十大能力,其中就包括了数据分析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数学课程的要求下,思考如何培养并真正落实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的数据分析观念变得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研究),以其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实践应用意义,在我国数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受到众多数学专家和教育学者的普遍关注与研究。以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为主要的数学史料,包括数学家的生平及贡献、数学故事、与数学知识发展相关的史料、著名的数学问题或历史事件等,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小学阶段,学生不但应掌握知识内
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技术创新,微课因其简短,清晰,明确的主题和学习活动,逐渐融入教育领域,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学资源的丰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中,究竟产生了多大成效和哪些方面的成效等具体问题鲜有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此,文章选取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板块中的内容为例,从现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入手,探讨通过微课设计、制作、应用与评测的方式,探索微课教学对小学
词汇是我们对于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它是句子和篇幅以及文章写作的一个根本单元,因此,词汇学习对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部分也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特点纳入教学的考虑范围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习得知识,使得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抱有厌倦的心理,对英语学习有喜爱之情。小学生是活泼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1)互动的理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日益受到更多关注。语文课堂上必要的导入激趣、创设情境、阅读方法的运用等都需要双向的良好互动才能实现。低段的学生初入小学校园与课堂,对小学生活与学习感到好奇与新鲜,但是小学生活与
本文研究了一类离散切换系统的鲁棒l2-l∞控制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了一类离散切换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l2-l∞控制问题。不确定参数采用线性分式的形式,范数有界的不确定形式是其特殊形式。本部分考虑如下形式的不确定离散切换系统模型: xk+1=sum from i=1 to N αi(k)Aixk+sum from i=1 to N αi(k)B1iuk+sum fro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未来总体发展成效,只有拥有了坚实的教育基础,各个产业发展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最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致力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小学教师全科素养的全面提高。小学全科教师具有多个方面的专业素养,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当前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本研究对比分析职后教师教育与职前全科教师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与同性恋者对生儿育女不感兴趣的刻板印象相反,大部分的无子女同性恋者实际上有成为父母、养育孩子的意愿。生育孩子、延续亲属关系是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人类的普遍需求。伴随着西方国家对同性恋者婚育权利的逐步承认,同性恋者在同性婚姻家庭的语境下成为父母、养育孩子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然而,在当下中国,尽管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宗接代的观念和需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育儿意愿,但是由于诸多针对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