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影像地图服务的本地聚合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_w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地图数据以其现势性强、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的特点一直以来在土地调查、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数据海量、分布异构等问题制约着数据的广泛共享和应用。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而出现的网络服务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经成为当前影像地图数据应用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网络地图服务规范的发展和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影像地图服务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对现有影像地图服务的整合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多针对遵循标准规范的影像地图服务组合,对不符合标准规范的影像地图服务涉及较少,而且组合后的服务在用户的定制方面的有较大局限性。   本文就是针对影像地图服务的这一现状,从对遵循OGC标准规范和不遵循OGC标准规范的影像地图服务集成的角度出发,将不同的影像地图服务在本地聚合后以遵循标准规范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并使用户能够在此框架下定制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有:   (1)通过对现有网络影像地图服务的服务模式、应用现状、服务规范的分析,从整合现有影像地图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网络影像地图服务本地聚合的服务模式,并结合用户对影像的个性化需求和标准的服务规范设计出符合该模式的系统框架。(2)借鉴当前GIS地图服务管理器对影像地图服务的管理方式以及规范的服务流程,设计出该服务模式下对网络网络影像地图服务的管理方式,并结合目前网络影像地图服务器端的数据组织管理方式,实现了影像地图数据的本地存储和管理。(3)通过对当前对影像地图服务的具体需求的分析,结合WMS/WMTS规范中对影像地图数据在空间参考、数据格式、数据范围等方面的规定,实现对WMS/WMTS服务规范的扩展,并以对用户提供可定制服务的方式来完成该扩展的具体实现。借助开源Proj4库和GDAL库完成对功能可定制项的开发。   网络影像地图服务本地聚合的模式整合当前网络影像地图服务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本地聚合的影像地图服务模式是现有影像地图服务模式的有益的补充。本文的研究对解决目前兴起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项目中对影像地图数据源的需求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初步验证了该服务模式的可行性,需要在实际的工程化应用中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中国画色彩在表现物象的时候,会根据具体事物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一般来说,在中国的工笔画中要求从客观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来设色,而不去表现事物由于光线
课堂导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掌握的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开始上课时,通过语言、动作、多媒体等方式,正确引出教学内容。新课的引入是一堂数学课的开端,就像是数学乐章的前奏,前奏动听,学生才想要听下面的内容。导入是否生动,是吸引学生的关键,良好的导入是数学教学成功的一半。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课堂导入艺术提出一些看法。  一、课堂导入原则的构建  初中数学的课堂导入主要受到课程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但是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作品良莠不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旅游景区景观规划
本研究以永泰县1986-2006年间4幅遥感影像解译得到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图为基础数据,根据相关评估理论并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对典型模型进行相关参数调整,进而建立了改进型的
学位
利用多源数据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找矿的一种重要手段。遥感图像可以对研究区域进行大面积宏观观测,提供连续直观的地面分布,且不受时间、地域影响,是解译地质现象的重要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同区域产业结构一样,也是区域发展状态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空间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阶段,把握经
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5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了0.85℃,到21世纪末,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将升高0.3~4.8℃。气候变暖已对陆地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居环境的建设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我们称之为“城市病”的各种城市问题接踵而来,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交通拥堵等等。随着未来人口数量的不
<正>一、现代城市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公共设施是以满足人们进行户外交往、运动需求为目的的公共用具,为城市生活提供便利,常常被认为是"城市家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希望生
石涛《画语录》提出“变化”说,既来源于《周易》哲学“变则通”传统,亦来自石涛对“变通”“变化”之道的认识。“变化”说是石涛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发概念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