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理论观照下《1984》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把文化研究纳入了翻译理论研究中去。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理论是翻译研究文化派中的一个著名理论。它认为文学翻译活动受一系列翻译外部因素的限制和操纵,包括翻译自身性格和其所在社会环境而形成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赞助人、论域、编辑和读者反映等因素。这些因素对译者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使研究者从仅仅关注文本内部因素转向对文本外部因素的研究,把翻译研究从文本拓宽到文化的领域。《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描写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被压迫,自由被掠夺,思想被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本文在操纵理论的指导下,选取董乐山、刘绍铭和孙仲旭三人的译本,跳出对文学译本采取的规定性、评估性方法,以及单纯考察译本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的框框,从描述性的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比较《1984》的三个中译本,客观地审视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不同年代的主流诗学如何影响翻译题材、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对操纵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小说《1984》中译本的研究现状做了文献综述。第三章探讨了操纵理论的起源和勒弗菲尔的操纵理论分类: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翻译的具体影响。第四章介绍了小说作者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以及所选的三个译者及他们的中译本。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三个译本中操纵理论的体现,举例涉及到各个译者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诗学和翻译观等。第六章对本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对比三译本,揭示了操纵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译者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年代的主流诗学确实影响了译者翻译题材、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最终的翻译作品的效果。
其他文献
按照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利用舌尖中音d、t与舌尖后音zh、ch、sh的"血源"关系就能判断近500个字是翘舌音。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聚类,将繁琐大量的数据集有效的划分成为一系列的子类,使得同一子类中的对象彼此相似,而不同子类中的对象尽量相异性高。在众多的聚类
柱础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体系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既具有受力功能,又具有审美意义,是结构构件与艺术构件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中小企业却由于融资困难、筹资渠道不畅而受到严重制约。文章基于企业财务管理视角,着重对中小企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刚性原则和约束力可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思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描绘了儒家学者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图景。它包含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理念,为历代志士的政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但是,近年来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旷课率、高不及格
为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及综合生产潜力,国家自2001年开始土地整理以来,在全国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工作。而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对现有的沟、田、路、村等的综合整理
冲突话语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表现为交际主体之间的争论、争吵、反对、反驳、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冲突话语对人际关系具有负面效应,
广西壮族龙舟竞渡有着悠久的历史,俗称扒龙船、赛龙舟、划龙船,是一项深受壮族人民喜爱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采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