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生态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及综合生产潜力,国家自2001年开始土地整理以来,在全国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工作。而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对现有的沟、田、路、村等的综合整理及优化,在此过程中土壤、植被、水资源、生态系统等环境要素都将遭受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或者有利的影响。农田开发作为一种人作用于自然的人类活动,将对自然及生态景观造成剧烈的影响,农田开发所带来的同质化、破碎化、以及对景观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人们在长期的农田开发整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影响对土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会引起景观斑块、廊道、基质的显著变化,因此研究中通常采用能够反映景观结构单元变化的景观指数来反映土地整理的生态效应。景观生态效应评价作为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将生态景观评价作为衡量土地整理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湖北省通山县土地整理项目作为代表通过研究整理前后景观斑块、农田水利用地等廊道的变化,通过整理区景观生态的变化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表明:(1)土地整理前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景观要素破碎化程度较高。在整理后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未利用地消失,耕地作为研究区内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整理后,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呈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下降趋势。(2)项目区内廊道主要类型为沟渠和道路。项目区整理前廊道网络不发达,土地整理后项目区道路网络有了较大的改善。结构特征指数的提高表明整理后沟渠、道路的复杂程度增加,有助于能流、物种或物种迁移。(3)通过选取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聚集度、廊道密度、斑块的可达性、廊道网络复杂性等景观评价指标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进行评价,提出土地整理中的景观生态设计,评价结果证实项目区景观生态在土地整理后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在比较历史制度分析视野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教育制度在短期内是一种自我实施的制度,而从长期看却是一种自我削弱的制度。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等重要环境变化时,城乡二元结
文章通过认真研读《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为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近年来,受积极心理学浪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诸如幸福感、希望、乐观、满意度等研究课题屡见不鲜。尤其是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
按照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利用舌尖中音d、t与舌尖后音zh、ch、sh的"血源"关系就能判断近500个字是翘舌音。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聚类,将繁琐大量的数据集有效的划分成为一系列的子类,使得同一子类中的对象彼此相似,而不同子类中的对象尽量相异性高。在众多的聚类
柱础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体系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既具有受力功能,又具有审美意义,是结构构件与艺术构件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中小企业却由于融资困难、筹资渠道不畅而受到严重制约。文章基于企业财务管理视角,着重对中小企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刚性原则和约束力可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思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描绘了儒家学者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图景。它包含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理念,为历代志士的政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但是,近年来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旷课率、高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