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邦达列夫长篇小说《选择》的重新解读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koxi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1924-),是当代俄罗斯的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品有被视为战壕真实派的奠基之作,有被苏联评论界誉为描写战争“全景小说”的代表作,更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小说三部曲。其中1980年在《我们的同时代人》杂志上出版的“三部曲”之一——《选择》较之前的作品来说,是一部更为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长篇小说。因此,在文艺界《选择》曾一度获得决定着八十年代的文学倾向,今后苏联文学发展的“定向坐标”的高度评价。  提及对《选择》这一长篇小说文本的研究,以往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其创作特色、艺术结构的关注,或在人物形象评判中仅是以单一的视角来颂扬主人公瓦西里耶夫个人的选择上。事实上,小说是以描述两个童年好伙伴在经过不同的选择,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最后成就不同的命运这一主线展开的。瓦西里耶夫的人生观念固然值得称赞,但伊利亚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多种情感的挣扎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文学的创作始终与社会发展、人类情感变化、思想意识和行动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在一系列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文本中主人公们在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和生活情感的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纠结与痛苦的交融,就不自觉地牵动起读者的神经,极其自然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正是这种心灵的碰撞才使得读者与主人公,与作家的距离步步拉近。  其实,“选择”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人生哲理性命题,其内涵有着多种多样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什么是选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这永远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尤里·邦达列夫以此来给小说命名,不仅颇具匠心和深意,它更寄寓着作者对人生、世界的深沉思考和对人性、同情、理解之爱的热切呼唤。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或许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应该更与时俱进一些,试图逐渐地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中跳跃出来。  作家曾对参加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演出的莫斯科小剧院的演员们说:“不管人们对选择作何解释,选择——这永远是一个难题,因为人们的本质不是单一的。”可见,我们在评析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时,面对多元的、矛盾的生活情感上的争扎,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赞颂一个,就要抨击一个;褒扬一个,就要贬低一个,也无需非得归纳总结出一个排他性的明确评价,甚至非得出一个简单化的,固定式的评定结论。因为对于小说文本的解读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本文将立足于苏珊·朗格的文艺符号学观点,即“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并以此为分析方法,来具体解读《选择》,努力表明,《选择》表现的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既有对祖国和故乡的爱以及这种爱无法实现之间的矛盾,也有男女之间的情爱和这种爱情难以超越现实的艰辛等等。
其他文献
执行力是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企业制度执行不到位,原因涉及制度制定、领导者本身、执行人及监督检查等诸多环节。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执行力的解决措施。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合同的翻译也愈加重要。本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来探讨国际商务合同的英汉翻译。  以往,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商务合
语言学家Segler,Pain和Sorace认为:“词汇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最关注的问题。”词汇学习策略通常指语言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为提高词汇学习效果所采取的合适的方法和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1905年出版的《欢乐之家》不仅确立了其作品本身在美国文
摘要:工作面抽放钻孔优化布置,提高了抽采设备利用率和瓦斯抽采率,降低了抽采工程量,节省资金的投入,实现了有限能量效益的最大化,增强了矿井安全系数。
编者按:随着中国电子制造业规模的持续高速发展,我们国内本土的电子制造设备制造商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与之配套的SMT印刷/贴装设备、焊接等本土品牌的设备也占据了不少的市场
怎样把正面宣传做得精彩?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选题策划要应时,紧跟需求巧做文章;标题制作要抓人,激发受众看一眼便丢不下的兴趣;叙事表达要生动,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先进事迹要
学位
随着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电子封装业面临着向“绿色”无铅化转变的挑战,采用无铅封装材料是电子封装业中焊接材料和工艺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