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力量:《欢乐之家》之有闲阶级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1905年出版的《欢乐之家》不仅确立了其作品本身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奠定了华顿此后作品的中心主题。该部作品生动再现了有闲阶级纸醉金迷的金钱力量,深刻揭露了有闲阶级浮华光鲜外表下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的本质。  本文拟从凡勃仑的有闲阶级论为切入点,聚焦于小说中有闲阶级之金钱力量研究。论文引言部分首先介绍华顿的文学地位和主要作品,总结其主要创作风格,并回顾《欢乐之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之后,继而说明从金钱力量角度对《欢乐之家》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金钱力量表现之一的“非物质式产物”方面的明显有闲。通过无意义地占有稀有文件、奢侈展示消遣性的艺术和长期培养优雅举止,有闲阶级不仅脱离了生产性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娱乐的同时也赢得了好的社会名声。第二章聚焦于能更直接地呈现金钱力量的另一种方式,即有闲阶级人们在物质商品上的明显消费。在当时的社会,商品不再起到维持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功用。相反,物质商品上的明显消费成为炫耀金钱力量的最佳方式。为达到这一目的,显然个人意义的贵重物品消费还远远不够,由此便产生了诸如慷慨赠送昂贵礼物和将妻子作为代理消费者等其他方式。第三章进一步剖析盲目追求并炫耀金钱力量这一社会现象给有闲阶级群体带来的影响。以金钱力量为核心而构建的生活方式必将会使有闲阶级人们陷入无法摆脱的生存危机,让他们徘徊在这似完美的社交圈的生存边缘,忍受着昔日高贵特质与风雅言谈的消失,挣扎在欲望与传统道德悖论之间。随着一切都被打上了价格和交易的标志,紧接而来的便是精神空虚和整个有闲阶级的腐败。无论是直面日渐不济的人生还是挣扎着在有闲阶级占据一席之地,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个体。  通过呈现和批判有闲阶级盲目追逐金钱力量的这一社会现象,华顿表达了对日益盛行的金钱文化下现代人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的深深担忧,这也激励着所有身陷困境的现代人正视问题并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其他文献
敬业是有为之基党和人民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党的执政能力也是由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组成的。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十分难得。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
期刊
期刊
娱乐新闻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新闻形式,以其轻松愉快的报道风格和对事件及时生动的报道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关注。以前的研究多分为语言学
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给传统翻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相对于以“对等”为取向的传统翻译研究,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更倾向于以文本的“目的
执行力是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企业制度执行不到位,原因涉及制度制定、领导者本身、执行人及监督检查等诸多环节。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执行力的解决措施。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合同的翻译也愈加重要。本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来探讨国际商务合同的英汉翻译。  以往,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商务合
语言学家Segler,Pain和Sorace认为:“词汇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最关注的问题。”词汇学习策略通常指语言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为提高词汇学习效果所采取的合适的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