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进步和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而且《毛选》在国外的出版更有效地传播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民主和解放斗争具有借鉴作用,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进程。《毛泽东选集》英译是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翻译活动,集结了国内外许多著名翻译家和学者。毛泽东曾在1945年由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讲话中谈论到理论著作翻译的重要性,他指出这种翻译工作本身也是党的理论工作,并且说“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因为没有翻译,中国人就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然而翻译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勒菲弗尔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出于某种目的而对原文做出某种程度上的改写,而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诗学是一个历史变量,不是绝对静止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诗学观,并受到不同的主流诗学操控。翻译是社会主流诗学与译者个人诗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毛选》英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时的社会主流诗学与译者个人诗学的操控。本文试图从勒菲弗尔的诗学操控理论出发,分析《毛选》在英译的过程中受到社会主流诗学的操控,在特定条件下,迎合主流诗学有利于正确传播毛泽东思想,弘扬中国特色文化,促进中国特色文化“走出去”,同时,译者的个人诗学使《毛选》英译呈现“形象”与“灵活”的特点。本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简要《毛选》和勒菲弗尔诗学操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介绍了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三个因素,即诗学、赞助人和意识形态;第四部分是从诗学角度具体分析《毛选》在英译的过程中受到当时的社会主流诗学与译者个人诗学的操控。翻译目的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毛选》的目的是巩固社会主义、加强毛泽东的社会地位与影响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诗学都有一个制度化的过程,而制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某些作品和作家的经典化过程,作家及其作品的经典化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流诗学。《毛选》的经典化不仅与毛泽东作品及毛泽东在中国的地位有关,也与社会的主流诗学息息相关。《毛选》英译所处的主流诗学是保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由官方组织的理论著作翻译中,译者的政治素养以及翻译策略都受到主流诗学的操控。然而,译者在迎合社会主流诗学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个人诗学,对《毛选》英译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五部分指出《毛选》英译的翻译策略是忠实,并从词汇、逻辑关系及译文风格具体分析其翻译策略受到主流诗学的操控。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主流诗学的操控并影响其作品翻译策略的选择,同时也是译者发挥了自己的个人诗学,使《毛选》英译呈现出“形象”与“灵活”的特点。《毛选》的英译迎合了社会主流诗学,有利于对外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