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涡旋双机系统协同参数采集方法与试验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旋翼植保无人机在田间作业时,向下的旋翼气流裹挟雾滴与作物冠层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作物冠层形成一种类似涡旋的物理形态。这种类似涡旋的作物物理形态及其出现的位置,就是旋翼无人机旋翼气流对靶喷施效果的直接反映。因此,要形成气流精准对靶作业模式,提升旋翼无人机田间作业效果,就必须获取涡旋的物理形态以及同时刻作业无人机的状态参数。针对涡旋与作业无人机状态参数采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机系统协同参数采集方法。对于涡旋状态参数采集,根据涡旋的物理特征和生成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空无人机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涡旋状态参数解析采集方法。使用一台携带无线图像传输设备的高空无人机,在作业区域的上方垂直向下拍摄作业无人机与涡旋,并将拍摄的图像数据实时回传到地面监控站。由地面监控站上运行的涡旋参数采集软件调用经过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解析。经过素材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平均损失率为0.0376,IOU值为0.9326,证明得到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涡旋识别能力。同时,对涡旋参数采集系统进行了实际的田间测试。对于作业无人机状态参数采集,本文设计了一种集成飞行控制系统的作业无人机状态参数采集系统,通过机载电脑直接从作业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中读取状态参数数据,在机载电脑上解析并汇总后,实时回传至地面监控站。同时,为了提高作业无人机的定位精度,本文基于司南K706 RTK定位板卡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定位系统,通过实际测试,该系统能够提供精度为厘米级的定位数据(经度方向±0.025m,纬度方向±0.03m)。最后对作业无人机状态参数采集系统进行了实际的田间测试。在涡旋参数和作业无人机状态参数两个独立采集系统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双系统的协同数据采集,本文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和一种基于时间戳的误差矫正方法,能够有效协同双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矫正误差。在实际的田间试验中,双系统协同并矫正误差后,以作业无人机速度-涡旋移动速度波峰到达时间为例,与协同前涡旋速度相比,其波峰提前了0.3s,提升单点准确度75%,从整体来看,系统准确度提升的平均值为25.87%。在实现双系统协同的基础上,相比于涡旋与作业无人机二维相对距离的采集方法,本文提出一种三维空间相对距离的采集和计算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涡旋与作业无人机相对距离参数的采集准确度。实际的田间试验中,双系统协同后,在10.5s时刻,提高系统准确度96.2%;在25s时刻,提高系统准确度29.7%。系统对涡旋与作业无人机相对距离测量准确度平均提高64.3%。试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能够有效的采集涡旋和作业无人机状态参数数据,能够为后续解析涡旋-无人机随动特性机理,提升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和效率提供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氨基酸导向农药理念为指导,结合昆虫取食溴虫腈后,在昆虫体内通过多功能氧化酶转变为具体杀虫活性化合物溴代吡咯腈,以溴虫腈为农药母体结构,设计构建并合成了两个不同系列氨基酸-溴虫腈偶合物,目的使新农药到达植物体内特定部位断裂酰胺键,随后在昆虫取食氨基酸-溴虫腈偶合物后,进入昆虫体内转变成溴代吡咯腈发挥药效。根据Chollet et al.,(2004)合成了含有羧基的杀真菌剂拌种咯(Fenpic
芦花鸡是我国较为原始的肉蛋兼用型品种,有着独特的外貌特征:全身羽毛呈黑白相间、宽窄一致的斑纹状。芦花表型是家禽中首先发现的性连锁遗传表型,但关于它的形成机制目前还在进一步探索中。本研究以不同表型的芦花鸡和非芦花表型的地方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与CDKN2A基因上的4个SNP位点的关系,建立芦花基因的分子检测技术,这将对我国芦花鸡的选育与芦花基因的应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DNA Sang
智能化农业的目标就是用机器取代人从而解放生产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解决传统农业的弊端。可靠、准确的多类分割是高级机器人感知任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农业机器人的背景下,图像分割算法使机器人能够理解环境、采摘作物、监测作物健康状况、产量估测,是机器人取代人力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实际果园场景下芒果分割和采摘过程中存在的遮挡、重叠、小目标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改进FCIS的芒果实例分割
皮肤受到烧伤、创伤后,为了防止微生物侵入,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伤口的愈合,需要敷料覆盖创面。创面敷料要求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透气性能以适应人体生理的需求。蚕丝蛋白不仅具备创面敷料所具有的基本性能,还因其易降解,有利于细胞粘附和生长以及易加工和修饰性等优点作为生物敷料而受到关注。本试验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桑蚕丝胶-柞蚕丝素生物敷料(Bombyx mori Sericin-Anth
嘌呤(Purine)类物质是用于合成核酸的主要原料,在细胞增殖分化、能量代谢和氮代谢等过程中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在嘌呤类物质的营养生理学功能研究中,以鸟嘌呤(Guanine)和腺嘌呤(Adenine)较多。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是嘌呤代谢的一种中间产物。有研究表明,动物运动后血液中次黄嘌呤的水平大幅升高,但次黄嘌呤在动物生长和代谢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首先以雄性C
花青素作为一种类黄酮类物质,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水溶性的天然色素,其分布在花、叶和果实中从而使植物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花青素还可以帮助植物吸引昆虫传播授粉,抵御紫外线的照射、冷害、干旱等侵害。多数研究表明食用含有花青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血管和肿瘤等方面的疾病。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作为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的蔬菜,其紫色果皮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通过前期的
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参与程度常常受到正式制度的深刻影响。立足于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探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正式制度嵌入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机会存在正相关关系;(2)正式制度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3)行政—权力机制是正式制度对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影响机制。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
农业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对目标水果的采摘一直是业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推动水果采摘机器人产业化,提高采摘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以及应用价值,本文结合经典机器学习方法、卷积神经网络理论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以自然环境下的番石榴为研究对象,对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番石榴的准确分割识别与定位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番石榴智能识别与定位系统,为复杂环境下的番石榴或者类似水果的采摘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的主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我国许多地方大量的湿地被侵占和破坏,急需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手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表现出的与其它地域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本文以广东佛山市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3 S技术和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方
巴戟天(Morinda offcinalis How.)是龙胆目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原药及其系列产品药效和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被誉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南药”之一。由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人们大量采挖野生巴戟天,导致生态环境受严重破坏。综合考虑种植成本、水土保持和生态效益,林下种植巴戟天可能是一种可行的种植方式。然而,林下巴戟天人工种植栽培技术还不完善,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