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TM建设用地密度的城镇建成区范围的界定——以东莞市为例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大量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的空间范围不断变化。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气候、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的关系密切,特别是城镇建成区面积及其形状特征与城市热岛、城市污染具有重要的关系。为了定量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城镇建成区的范围进行准确的界定。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虽然给出了建成区的明确定义,即城市建成区(urban built-up area)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方。但是这只是给予了原则性的划定,缺乏实际的操作标准,进而造成了所划分出来的建成区缺乏可比性,对后续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探索采用定量方法,从建设用地密度的角度来界定建成区的范围。为后续城镇形态的对比以及与热岛效应等关系的研究提供支持。   基于遥感影像图LandsatETM等数据,借助GIS软件,采用网格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分别分析了东莞市建设用地密度的空间等级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信息的熵值变化的景观分析,得出了基于建设用地密度法界定的建成区范围的操作细则。具体结论如下:   (1)建成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的建设用地密度应该在50%以上,建成区边界部分的建设用地密度应大于30%。   (2)脱离城市集中连片建设范围的“飞地”,如其面积大于2k㎡、建设用地密度在50%以上且距离连片区域不超过3km,就可将其并入连片的建成区   (3)对于距离连续的主城区3km之外的符合最低密度条件的建设用地,以熵值0.6作为建成区的边界的突变熵值,剔除其中明显的乡村景观的地域后,如果其具有50%以上密度的建设用地在2k㎡以上且整体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比例大于20%,则独立保留下来,否则整体舍去。
其他文献
砂质弧形海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岸线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特点,相关因素包括海岸的沉积环境、湾顶的开口方向、波浪的入射方向及强度、上下岬角的位置、地貌条件与水深等,是
经济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使城市中的旅游休闲空间需求大幅增加,推动城市中旅游休闲空间的发展与建设。近年来,城市管理者、开发者、规划者倾向于建设文化多元、景观融合的旅游
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都在强调要给予足够重视。而在社会各界全面关注、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但在此过程中,也不免出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来说,水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水面及植物群落产生了影响,使湿地
通过2014年对甘肃省永靖县三塬镇核桃树生长发育情况及所需要的气象要素的观测,对比分析探讨永靖县各乡镇的气候条件,提出合理的核桃种植区划。全县热量条件能很好的满足核桃
研究背景:1987年我国对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改革,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和市场化交易,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城市空间加速蔓延,城市空间结构也因其影响而出现了积极变化
干旱具有影响范围广、历时长、发生不明显的特点,使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华北灌溉平原区。地处华北灌溉平原区的河北省邢台市作为典型的旱灾区,旱情较
河口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纽带,具有独特的生境特征和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由于入海水量不断减少引发日益严重的河口生态问题,保证河口一定规模的生态用水需求,已成为水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个浅显的教育理念。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突出的实用性,更要求大学新闻院系在理论与体系化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可以捕捉活鱼的“渔具”。这种渔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游已逐渐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农耕文化更是突出,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现出来,如网络偷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