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IF-1α/uPAR信号通路探讨中药角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肿瘤缺氧微环境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中药角药对人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介导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α通路下游的uPA、uPAR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角药对人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侵袭与迁移的影响。
  方法:大鼠饲养:选取50只雌雄各半的健康清洁级SD大鼠,采通过EXCEL随机数字生成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并逐个编号,在实验中心适应性喂养1周,控制大鼠体重(200±20g)。中药角药含药血清制备:制备中药角药煎剂,并调整其浓度为每1ml药液中含有中药生药0.11g,设置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8.000g/kg/d、剂量组4.000g/kg/d、低剂量组2.000g/kg/d),阳性对照组采取(氟尿嘧啶,0.025g/kg/d)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10g/kg/d)灌胃,每次2ml。标准化每天定时用药1次,常规饲养,连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2h后,按照外科无菌操作原则,采取腹主动脉采血后提取各组含药血清。体外细胞培养:常规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并通过镜下观察和细胞计数明确细胞生长情况;对数生长期时含药血清干预培养,进行下一步实验。划痕实验检验中药角药在体外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HIF-1α/uPA/uPAR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HIF-1α、uPA、uPARmRNA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中药角药抗肿瘤作用机制。
  结果:体外缺氧条件下:1.中药角药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及转移作用。2.中药角药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缺氧微环境中HIF-1α/uPA、uPAR蛋白和mRNA的表达。3.中药角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及转移具有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增高,其抑制作用越强。
  结论:中药角药可能是通过作用于肿瘤缺氧微环境中HIF-1α/uPA、uPAR缺氧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主要观察扶正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ⅢB-Ⅳ期)肺鳞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扶正化瘀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晚期(ⅢB-Ⅳ期)肺鳞癌气虚血瘀证提供新的有效方剂。  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二科就诊的ⅢB-Ⅳ期晚期肺鳞癌患者,并且符合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建立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长期随访观察和远期疗效评价的机制和模式;确定中医药治疗膝痹(膝骨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及优化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选取7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K/L分级为Ⅱ-Ⅲ级)的患者,依据接诊医师的建议和患者的意向分成中医队列(暴露组)和西医队列(非暴露组),各35例。暴露组:以清热利湿法为治则,治疗方式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方案,其中
目的:观察右归丸含药大鼠血清对传代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IL-1和TNF-α表达的影响,从而解释和证明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补充与完善补益肝肾中药治疗肝肾亏虚型椎间盘退变的原理与优势,从而为中医药防治腰椎间盘退变提供可靠证据。  方法:选取48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归丸方血清组、桃红四物汤血清组及空白血清组,每组可平均分得16只,每天灌胃给药2次,具体时间为9时及1
目的:研究中医滋阴疏肝经典方剂一贯煎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干预情况及其对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干预肝癌的防治方法。  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入实验,若大鼠状况良好则选入后续实验。将实验大鼠随机分配为四个组:空白组、模型组、一贯煎低剂量组及一贯煎高剂量组,每组各分配10只。模型组与中药组每组进行腹腔内注射DEN,5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水陆地黄汤加减”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临床效果,验证“水陆地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疗效,分析“水陆地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估其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有一定借鉴。  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4例,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方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比较中药加刺血疗法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的症状和分级、中医症候缓解率、KPS评分(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血红蛋白(HGB)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中医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合格病历共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中药加刺血组)、B组(中药组)和C组(西药组
背景及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可检测到典型的细胞衰老变化,衰老细胞表达炎性因子和黏附分子等增加,产生促炎症环境而进一步诱导炎性细胞迁移。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是AS斑块纤维帽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其衰老可加速AS发展。活血胶囊(Huoxuejiaonang,HXJN)具有一定抗炎及稳定斑块作用,但对
目的:本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含铂类药物化疗前后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演变规律,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使用中医药干预及配合化疗提供临床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统一的临床病例观察表,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9年01月—2020年01月进行含铂类药物化疗(GP、NP、PP方案)的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收集化疗前、化疗第2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导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总结提炼出导师治疗慢性心衰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做出自己的努力。  方法:理论探讨包括中医、西医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通过门诊跟师及病房跟随查房(书写病历、抄处方,与同师门人探讨、请教导师),初步介绍导师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通过收集经导师诊治的,并符合筛选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的病例180份,制作病历统计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参芪化湿祛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痰湿瘀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8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予以相应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