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股票市场的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都得到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一国资本市场而言,股票市场一般是该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股票还是许多金融衍生品和工具的构成基础,因而股票市场上价格的表现如何,对该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货币政策对与股票价格的影响,要弄清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必须先要弄清楚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的机制机理。在中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中,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影响股票的价格,这也是一个颇让人关心的话题。很多文献从实证方面来验证货币政策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来论述这一问题。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原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背景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中国,以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股票市场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股票市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研究货币政策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回顾有效市场方面的理论。回顾了利率对股票价格影响的文献。并且对货币供应量对于股价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本章还对货币政策与股价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学说,以及股票价格能否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的争论进行了综述。第三章阐述了利率机制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阐述股票价格的贴现现值理论。然后文章中主要讨论了利率影响股价的机理。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来实现的:(1)利率变化直接改变不同融资市场的收益,引起了资金流动,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比如,当利率上升后,债券市场所得到的收益相对于股票市场就会提高,所以那些持有股票的人将卖掉股票转而投资债券。(2)利率变化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贷款利率是资金的使用成本。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财务费用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减。降息减少了企业的负担,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使企业的利润上升,未来预期收益增加,而未来预期收益增加也会使得股票价格上升。当利率提高以后,公司的贷款成本会相应提高,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而对公司利润产生连锁作用,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最后本章还将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与上证指数月收盘价之间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两者并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实证主要进行了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并将两者在取用对数形式后,再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第四章论述了货币供应量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在理论分析方面,货币主义的弗里德曼与后凯恩斯主义的托宾、米什金都认为,货币供给对股市是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的,即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社会公众会发现他们所持有的货币比希望持有的数额要多。于是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包括股票,造成股市的上涨。本章还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和调节存款准备金方面,对货币供应量对股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国内许多学者也以实证检验的形式研究了股票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然后,集中讨论了关于货币流动性影响股票价格的作用机制。最后本章还将M0、M1、M2月末供应量与上证指数月收盘价之间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M0、M1、M2与上证指数月收盘价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实证主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将上面数值取用对数形式后,再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第五章在前两章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中国股市,由于高交易费用的存在,由于纠错机制的缺乏,操纵行为严重,机构以及个人,为了追求高收益,在缺乏做空机制的情况下,抬高股价,使得股票价格不能正确地反映其企业的真实价值以及企业自身风险。且由于高的信息成本以及风险溢价,抵补了高的预期收益,使得货币政策对于股票价格的调控的有效性,被大大的削减。故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不能有效的影响股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