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是风险转移和处理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及市场难题的推进器,金融中介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够通过吸收风险,承担风险转移来获取收益的机构。作为金融中介的投资银行正是这样的机构。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与交易代理,进行企业并购与重组、基金与资产管理、金融工具创新,提供投融资咨询和财务顾问服务等直接融资中介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业在推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金融市场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投资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它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诸如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证券自营、项目融资、资产管理、企业并购、公司理财等,都伴随着程度不同的风险,并且,收益越高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就越高。因此,投资银行必须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固有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将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进行分析、量化,揭示其产生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规律,进而使用现有的或构造新的金融工具和管理手段,把风险暴露转变成希望的形式,控制、规避和消除风险,使投资银行能够安全和稳健的运行,推动我国资本、证券市场安全、高效运转,达到维护社会安定,支持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突破、衍生金融工具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性事件,投资银行自身激励机制带来的道德风险以及对有效分散风险的迫切需求,曾经使得发达国家投资银行业对风险管理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取得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甚至全球的金融动荡中,美国几大投资银行巨头皆遭受重创,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贝尔斯登、美林公司被收购,剩下的摩根斯坦利与高盛公司虽得以残存,也不得不积极寻找向商业银行的转型。为什么出事的总是投资银行?从此次的金融风暴不难看出,近年来当金融创新愈演愈烈后,投资银行的性质就开始越来越像一个高级赌场。投行们设计出了一个个美妙的金融奇思并将其实施,催生出一个个市场奇迹。国际金融机构大肆盲目利用证券化、衍生工具等高杠杆率结构性产品追求投行式收益,整个金融业都沉浸在高杠杆率带来的财富盛宴的欢欣之中,完全忽略了高杠杆率和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巨大的金融风险完全被掩埋在高收益的虚幻美景之下,被投资银行置之脑后。风暴袭来,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革新。2003年7月,美国国家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在普华永道的协助下首次提出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报告,报告首次给出了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在整个企业之中。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认为,风险管理所需要做的是了解银行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风险,同时去有效的管理这些风险。基于这一认识,该组织将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定义为策略、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方面之间的融合。至此,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新领域。我国证券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在发展初期承担了为国企改革服务的重担,风险管理这一本应成为投资银行重要经营部分的要素被忽略。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与规范,我国投资银行十几年来积累的风险开始爆发,南方证券、华夏证券这些曾在我国证券市场风光无限的券商倒下。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认识到风险管理对证券公司的重要性,中国证监会开始大力进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对高风险券商进行相应的处置,颁布了一系列监管政策文件。但是由于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机遇、经验的不足突显了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为我国投资银行提供指导的重要性。本文正是基于对全面风险管理概念的理解和探索,结合对金融风暴中著名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失败案例的研究,将风险管理的内在要素分为内部组织环境、风险管理过程和监管三个分支,并结合实际从这三个角度对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与政策建议,力求为有中国特色的,全面高效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成熟与完善做出贡献。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简单介绍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描述。第二部分从投资银行的定义入手,在肯定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我国投资银行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展很快,已成为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参与体。到2007年底,证券公司共102家,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净资产超过1200亿元。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投资银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经营管理水平等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市场两极分化严重,行业内过于分散、过度竞争,自身业务范围单一、品种雷同,经营经验不足,人才匮乏等仍然是我国投资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投资银行的高风险的根源首先在于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其本身具有脆弱性,同时,投资银行经营对象——金融资产具有过度波动性。因此,我们在制定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时必须针对这两个方面展开。陈云贤(1997)提出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轴心是风险收益论。本文第三部分在对投资银行风险生成的两个原因进行阐述后,基于陈云贤先生的观点对投资银行风险与收益相机抉择的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际的分析。同时指出高效的投资银行管理体系应该包括明确的风险管理原则、高效的风险管理机构、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几方面的内容。本文第四部分选择了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倒闭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不管是背景原因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雷曼兄弟自身的原因,我们都可以看出,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使投资银行风险的复合效应放大,形式更复杂,潜在威胁更大。如果仅从一个方面或角度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探讨,提出政策的有效性和覆盖面肯定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全方位的对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视,力求能实现“通盘管理”。基于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对全面风险管理定义的理解,本文将风险管理的内在要素分为内部组织环境、风险管理过程和监管三个分支,并在第五部分中针对这三个方面对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风险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的不完善和内部控制不利带来的负效用;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外部监管的缺失。第六部分为加强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在新形势下从宏观上首先我们应该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投资银行发展目标、金融创新、规范经营以及公司管理体系建设各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第五部分中我国投资银行在三个分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建议,包括对投资银行组织机构架设的改进,对内部控制因素的制衡措施以及加强投资银行内外部监管的措施。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社会责任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发端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当今已成为全球企业必备的理念与行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发生社会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伴随着宏观经济体制的变迁,微观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到人民币贷款利率决定机制,就先后经历了
商鞅变法,对于大秦帝国的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中所折射的规律、蕴含的道理、彰显的精神,不仅对当今中国治国理政有借鉴意义,也对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有所启迪。
期刊
当前,关于无线数据发展趋势的争论日趋激烈,而电信业仍然热衷于“为了技术而发展技术”,他们关注的重点始终是销售产品、技术和一些津津乐道的方案,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的应
0引言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越来越庞大,涵盖的用户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如此,网络所覆盖的节点也越来越广泛,如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发生了问题,那么就会对网络的安全产生极大的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
当前,在开发区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背景下,沈阳开发区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权限下放亟待深化,也面临着运营市场化程度、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和
2010年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承担着CO2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现状,然后分别从发电侧、需求侧、电网侧对各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到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企业再融资是现代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再融资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融资市场对资本市场影响程度扩大。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筹资达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