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以42篇男性毕业演讲和42篇女性毕业演讲为语料,考察了隐喻使用的性别差异。研究先结合Wmatrix语义分析结果和已有研究发现确定了三个源域及其源域词汇,以此为节点词用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42篇男性毕业演讲和42篇女性毕业演讲为语料,考察了隐喻使用的性别差异。研究先结合Wmatrix语义分析结果和已有研究发现确定了三个源域及其源域词汇,以此为节点词用Antconc索引和人工筛查的方法找出其中的隐喻,然后对男女隐喻使用的数量进行似然比检验,最后定性分析了男女在同一高频源域词汇的隐喻表达中体现的具体概念隐喻的差异及原因。研究表明:1)男女使用的三个源域的隐喻总量并没有显著差异。2)就具体的源域而言,女性用的战争隐喻数量少于男性。女性偏重于使用“fight”,“lose”和“win”等源域词汇;男性偏重使用“victory”,“peace”,“campaign”和“fail”等源域词汇的隐喻。就概念隐喻而言,女性使用的概念隐喻种类多于男性;另外女性使用较多的是LOVEIS WAR;男性使用较多的则是 POLITICAL/SOCIAL ACTIVITY IS WAR 和 STUDY/SCHOOL LIFE ISWAR。3)女性用的旅行隐喻数量多于男性。女性偏重于使用“lead”,“way”和“goal”等源域词汇。就概念隐喻而言,男性女性均使用了 6种隐喻;但女性使用较多的是COMPANY DEVELOPMENT/CAREER IS JOURNEY 和 LIFE IS JOURNEY;而男性使用较多的是 WORLD DEVELOPMENT IS JOURNEY 和 SOCIAL/POLITICAL/ECONOMICACTIVITY IS JOURNEY。4)女性用的明/暗隐喻数量多于男性。女性偏重于使用“dark”,“bright”和“shine”等源域词汇;男性偏重使用“darkness”等源域词汇。就概念隐喻而言,男性女性均使用了 14种隐喻;但女性使用较多的是THEUNKNOWNIS DARK 和 UNJUSTNESS IS DARK;男性使用较多的是 UNHAPPINESS IS DARKNESS。本研究揭示了男女在演讲中使用隐喻的差异。同时,通过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本研究还为隐喻使用性别差异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翻译项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选取的原文本的中文翻译。所选取的翻译材料是《数字化世界的形成-科技变革的演进及其如何塑造我们世界》中的第三章。第二部分是
目的放射治疗(RT)是肺癌脑转移的传统标准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对EGFR突变型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有效。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比较EGFR基
中国作为世界上柑橘重要的原产地之一,截至2019年底,柑橘种植面积和柑橘产量均列世界首位。柑橘已成为南方果农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不少州地市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创富增
世人对弘一法师推崇备至,视其遗墨如拱璧,然今法师作品真伪陈杂,局面异常混乱。在此现象下辨伪存真,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学术、艺术、佛教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拟就流传于世,题为弘一法师圆寂的同年,1942年春夏所作,以灵山寺八景为题材的三件书画作品——《灵山真境册》《灵山圣迹册》《灵山八景诗轴》,的真伪问题进行研讨辨析。梳理《灵山圣迹册》相关的历史背景与诗、画、书法的创作因缘,并
氧化石墨烯是当前研究最多的碳纳米材料之一,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亲水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广泛应用,其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土壤环境中。
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为教学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不论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还是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都强化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的全新教学方式也是新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的要求。美国对于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前后经历了WebQuest、TELS、TPAC
目的:探讨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的直方图分析方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效能,及其在评价患者病程、病情等临床表现中
本翻译报告围绕《神圣的柳树——一个越南家族四代人的沉浮》第十三章翻译过程中的理论依据、难点及翻译策略展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翻译理
本文以籼稻ZYQ8、粳稻JX17及其后代DH群体102个稳定株系为材料,利用8940个SLAF标记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抽穗期QTL定位,并对抽穗期QTL区域内与已克隆抽穗期基因结构类似
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发展变化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研究灾害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物质破坏和人员伤亡,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当关注灾害造成的社会层面的影响,关注灾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文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阐述灾害社会影响在灾害损失中的重要性,强调满足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上,更加重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