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面间“三带”发育特征及对含水层结构影响研究

来源 :石家庄经济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矿过程中,上部岩层中的应力平衡被打破,发生了岩层的离层、变形和破断,含水层和隔水层中的裂隙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来的隔水层成为了导水通道或储水空间。隔水层中的裂隙演变,改变了原有的含水层组合关系,在局部地区导通了上下含水层,使得原有的含水层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两个采面间的含水层结构由于安全煤柱的存在而与采空区的变化不尽相同。这些变化以往注重从突水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含隔水性质的转化的角度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研究采煤引起上覆岩层破坏及其中的含水层结构变异情况,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现场勘查、室内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计算机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以潞安集团余吾矿区为研究区,研究了采煤引起上覆岩层中的裂隙演变及其对含水介质导水能力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两个工作面间交互带有叠加效果时导水裂隙带的发育及其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地球物理勘查发现,采动后煤层上覆地层跨落、塌陷,地层结构变得紊乱,煤层顶板以上100m的范围地层破坏比较严重。在保留煤柱的上方,没有发生跨落,上方相对采空区隆起。圈定的导水裂隙带侧向边界超出采空区的范围,说明采动裂隙侧向有延展。在两个采面间,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要比单个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大2.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认为垂直于煤层剖面上,开切眼及工作面附近的裂隙较为发育,采空区中部裂隙由于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被压实,边界裂隙分布密度约为采场中央重新压实区的2~4倍,呈椭抛带状分布。两个工作面侧向裂隙发育不甚明显,监测点位移从下到上逐渐减小。3.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认为,采空区中部裂隙相对压实,其两侧以垂向裂隙发育为主,顶部以离层裂隙发育为主,这一结论与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结果一致。研究认为,裂隙发育不仅在采空区上方发育,而且向采空区侧方延展,延展到了煤柱上方一定的距离,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延展的距离距采空区大约为33.5米;模拟结果认为当两个工作面之间有叠加作用时,其中的导水裂隙带的高度比单个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要大。这一结论与野外地球物理分析结果一致。4.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地球物理勘查三种方法比较,最终认为,研究区单个工作面中导水裂隙带高度约为101米,其横向延展距离距采空区边界约为33.5米;两个采面有叠加作用时,保留煤柱上方对应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约为130米。5.研究认为,由于采动影响,含水层本身以及含水层之间非均质性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隔水层由于采动裂隙的存在也变成为有空隙或裂隙的导水通道或储水空间,使得原来两个水力联系很弱的含水层而变成水力联系很强的统一的含水层,从而构成了新的含水层。这个新的含水层其中的裂隙发育从下到上存在明显的分带性,从外到内存在着明显的分区性,并且其储水能力和含水层的规模也变大。从结构上看,原来两个相对水平的单一含水层,在采空区上方,变成一个“复合式”含水层。从含水层空间展布来说,原来水平的含水层演变成局部成“蜂窝状”的含水层。
其他文献
图像转换算法是指给定一张图像,经过一定数学方法或者计算机处理生成另一种图像的过程,广泛应用在字体迁移,属性迁移和显著性预测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图像转换中人脸局
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直接融资渠道、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对股票价格的波动趋势进行准确预测也就直接关系到股市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新疆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热电厂(以下简称自备热电厂)2×350MW超临界锅炉发电燃煤以准东天池南矿煤为主、同时掺烧其它井工煤。而准东地区煤种属高碱煤,易造成锅炉受热
为了研究电磁推力轴承的动态特性,本文基于双目标优化和电磁场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电磁推力轴承的电磁场及强度模型。结合具体的电磁环境,进行电磁场分析并构建了合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问题备受关注。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对储能电池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同时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科研人员一方面寻找更高比容
掺Nd3+离子的激光晶体一直是固体激光器最重要的工作物质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种Nd3+激光材料以及相应的激光器件被开发出来,实现了基于Nd3+近红外激光的各种应用。掺Nd
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大多流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之下难以通过正规金融获得有效的外部融资,不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更为
目前我国马铃薯对氮肥利用效率低下,而合理利用氮肥增效剂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盆栽可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氮水平(试验一)和施肥方
燃气轮机装置作为工业领域关键动力能源和核心装备在航空、船舶和电力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进口可转导叶(Inlet Guide Vane,简称IGV)作为燃
目前群桩基础依旧是桥梁、海上风机等结构物的主流基础形式,这些结构物多处于繁忙航道附近,容易遭受船舶的撞击。在撞击过程中,撞击力部分或全部由群桩基础承担。目前船舶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