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这一概念是由Neer CS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以往国内外很多作者都采用切开手术的方法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1987年Ellman首先报道了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和初步结果。以后国外的一些作者都报道了该手术方法,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国内还未见有该手术方法和效果的正式报道。我们于200 1年1月~2003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Acromioplasty)治疗肩锋下撞击综合征。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病例10例。男6例,女4例;右肩8例,左肩2例。年龄为32~54岁,平均46岁。根据Neer分型,肩峰撞击综合征Ⅰ度损伤1例,Ⅱ度3例,Ⅲ度6例。根据UCLA评分标准,术前本组病人的评分平均为16.4±4.7分。疼痛弧试验:阳性7例,撞击征阳性:8例。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片、肩峰足斜位30度片和冈上肌出口位片,根据肩峰的形状分类,平坦肩峰2例,弧形肩峰3例,钩状肩峰5例。7例作MRI检查。4例用60%泛影葡胺作肩关节造影。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手术方法如下:用削刨打磨器清理切除肩峰下滑囊壁;用钩刀或钬激光切断或部分切除喙肩韧带;用打磨钻切除(或磨平)肩峰前外侧部分;再作肩锁关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论文节探查, 结果磨去肩锁关节增生之骨赘。术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为30.6土8.4。患者术前评分平均为异有显著性意义(t=3 .35,P<0 .05)。16.4士4.7分。16个月。术后16个月平均评分手术前后行自身t检验,两组差有41例达到可 结论(Fair),l例为差(Poor)。例达到优(Exeellent),4例达到良(Good),优良率达8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上举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嚎肩弯之间反复摩擦,撞击,导致肩峰下组织炎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方面,应结合术前病史、体格检查、X线片、MRI和肩关节造影以及术中的镜下病理改变作出诊断,并决定手术方案。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有效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功能锻炼等优点。
其他文献
心室辅助装置(VAD)是临床上用来辅助衰竭心脏,维持全身循环功能的一种装置。血泵是心室辅助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心脏外科的不断发展,诞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血泵。国内关于血泵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股骨近端几何结构(PFG)、体重指数(BMI)、左手握拳力和骨折史的关系,建立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判别方程,为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
对基于复合相变材料储热单元的储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和储热单元体内部的二维传热模型,考察了复合材料物性和结构尺寸及传热流体操作条件(流体流速)对单元体储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占1/3,但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的首位。一旦发病,采用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高达40~70%,故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微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生日益增多。而胸腰段椎体由于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又是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的转折点,所以最易造成胸腰椎的骨折,并且是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与分离是我国法学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的突出矛盾。大学法科学生花费四至七年的时间攻读学位时,其他人却用微不足道的时间抢先占据了本来应当留给他们
创面愈合,尤其是慢性创面愈合一直是外科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其病理、病理生理、形成机制及治疗等进行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
以中国沪深股市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市场反应与盈余操纵择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在
目的: 比较研究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悬吊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合外痔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