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远期疗效观察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生日益增多。而胸腰段椎体由于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又是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的转折点,所以最易造成胸腰椎的骨折,并且是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而骨折的治疗时机及采用的治疗方法,直接影响到预后。随着生物力学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已成为主流趋势,我国近十年才开始接受这种内固定技术,并广泛使用和推广。我院于1995年5月-2004年3月收治334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 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随访出现术后并发症42例,发生率为15.1%,椎弓根钉断裂25例(占9.0%),椎弓根钉松动9例(占3.2%),神经刺激症2例(占0.7%),术后感染3例(占1.1%),其中1例皮肤感染,2<WP=7>例取钉时发现钉周围有炎性物质,背部内固定物突出感3例(占1.1%)。神经功能改善一级或一级以上的占45.5%,无神经系统合并症的患者37例,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系统合并症,无一例出现顽固性疼痛,均能胜任日常工作与生活。椎弓根固定技术是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中,从而起到锚固作用,这种锚固强度足以保证通过椎弓根钉与纵向连接杆之间的撑开,压缩,旋转等作用力。其优点是术中不破坏脊椎后方韧带,提供三维矫正,固定范围短,内固定较坚强,骨折愈合率高。椎弓根螺钉间接减压机制是通过椎弓根螺钉撑开损伤部椎体与椎间盘,紧张后纵韧带与椎间盘纤维环,将凸入椎管的骨块推向前方而复位,称为韧带整复(Ligamentotaxis)。而韧带整复作用取决于后纵韧带及纤维环等结构的完整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无论是完全截瘫,还是不完全瘫均应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可以使脊柱获得理想的复位和可靠的稳定性,有利于神经恢复及功能锻炼,手术减压能解除脊髓的外来压迫,早期减压可以减轻脊髓损伤程度并可确切了解脊髓损伤程度,对预后提供参考。对无神经损伤的腰椎爆裂<WP=8>骨折早期手术治疗,防止晚期成角畸形及进行性神经损伤的发生。多数学者认为胸腰椎骨折整复内固定后需植骨融合,严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在手术内固定的同时行椎间植骨是防止内固定失败,避免继发性脊柱成角畸形及晚期神经损害的关键。我们观察到神经损伤程度的轻重并不一定与CT显示的椎管占位程度一致,爆裂骨折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受伤瞬间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主要与损伤时伤力的大小关系密切,而伤后病人来诊时及以后的各种影像资料均已是伤后的情况,并非瞬间的情况了。所以绝大多数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即使彻底椎管减压神经功能也基本无恢复,对于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后路椎弓根固定复位可获得满意的间接减压。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较好的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可改善局部供血,防止骨质疏松,避免伤椎进一步楔变,预防腰背肌废用性萎缩,慢性腰痛等并发症。脊柱由于椎间盘的存在而呈弹性结构,长时间内固定及过度负重均可造成一定的并发症。我们观察发现断钉者多为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说明胸腰椎骨折术后的患者不宜下床过早,应卧床2-3个月,尤其是<WP=9>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取钉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及椎间植骨融合的质量而定,以8-12个月为宜,并以X线片为指导。过早取钉使脊柱融合不佳,过晚由于脊柱的微动致螺钉的疲劳易发生断钉、弯钉及螺钉的松动。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一项安全的手术技术,本组资料显示椎弓根固定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短节段内固定技术,术后并发症42例,发生率为15.1%。分析内固定失败与矫正度数的丢失原因有很多:(1) 内固定器械的选择、结构、材质有关。(2)椎体碎裂及椎间盘损伤严重,致使椎弓根钉复位困难,并在后期使骨折椎体形成空壳,致后凸畸形,椎体高度丢失。(3)伤后至手术时间过长,后纵韧带、组织伸展性及韧性差,造成椎体复位差,为了使骨折恢复高度,过大的纵向撑开力增加了螺栓与头侧螺帽交界处和钉骨界面所承受压力。(4)手术操作原因,如进针点的选择,进针方向,螺钉进入锥体长短等等。(5)植骨量不足或植骨未融合。(6)骨质疏松,椎弓根钉稳定性差,易松动。(7)术后活动过早,缺少腰具保护,体重大者更易出现。(8)未及时取出椎弓根钉。上述一些并发症通过医生及患者的注意可以减少,但不可避免。 <WP=10>通过本组病例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前凸,减少晚期神经症状出现的较好方法。
其他文献
新时期下的高校贫困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心理上的"贫困"有时也会带来很多困扰。本文针对贫困生在高校中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状况展开调研,发现高校贫困生在
脊髓及外周神经损伤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甚为常见,而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也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利用多种方法修复脊髓及外周神经的节段性损伤是学术界始终在探讨的热点。经
皮肤大面积深读烧伤的治疗,主要问题是植皮皮源的提供和瘢痕形成,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更好地恢复皮肤功能的新疗法。骨髓MSCs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具有分化成
三腔渡越时间振荡器是一种前景光明的、基于轴向渡越时间效应的高功率微波器件。现有研究对象的腔长分布都是均匀的。关于非均匀三腔渡越时间振荡器的系统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都
目的 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ionof Multisegmented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简称HMLD)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诸多的治疗手段随访反馈的疗效中撰
[目的] 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我院1999.10-2002.06收治
心室辅助装置(VAD)是临床上用来辅助衰竭心脏,维持全身循环功能的一种装置。血泵是心室辅助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心脏外科的不断发展,诞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血泵。国内关于血泵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股骨近端几何结构(PFG)、体重指数(BMI)、左手握拳力和骨折史的关系,建立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判别方程,为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
对基于复合相变材料储热单元的储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和储热单元体内部的二维传热模型,考察了复合材料物性和结构尺寸及传热流体操作条件(流体流速)对单元体储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占1/3,但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的首位。一旦发病,采用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高达40~70%,故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