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投入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揭示了R&D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从整体上论证了加大投资力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并且认为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我国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较低,公司治理方面则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在我国情境下,公司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受人关注的理论课题与实践问题。
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的梳理以及主流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基于技术创新中知识与资本两要素,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资本供应者与人力供应者,并按照公司治理划分外部人与内部人。不同投入要素的利益相关者对创新所体验到的风险存在差异,因此对待创新的态度与承诺也不同。依据奥苏丽文的创新企业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主线,我们聚焦于内部治理结构,并认为其中的所有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等因素影响经理的自主权,而在经理与所有者利益兼容的情况下,经理自主权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由此构建了概念模型及相关假设。最后,以连续披露R&D数据的187家上市公司的现实数据为样本,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和stata分位数回归软件包,分析了经理自主权的中介效用以及薪酬激励的调节效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有影响,部分通过中介变量经理自主权影响。第二,通过一系列指标及合成指标的分析,均未发现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存在显著影响。第三,薪酬对公司治理的调节效用有限,而“内部人控制问题”并不能简单通过提高薪酬的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