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我国省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环境恶化、资源耗损、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频发,区域超载现象愈发突显,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因而得到广泛关注。为了平衡区域健康发展面临的压力和其自身的支撑能力,技术进步和创新由于能够提高社会发展效率,成为当前重大发展战略。但有关技术进步对综合承载力影响的研究相对欠缺,尚不明确能否通过技术进步改善我国不容乐观的区域承载现状。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把脉我国综合承载力状态和技术进步水平,进而探讨其动态关系,以帮助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综合承载力的建议,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实践。
  本文首先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综述,识别了综合承载力系统应包含的三个子系统和七种关键要素,从发展压力和支撑力角度重新界定了省域综合承载力的应有之义,构建了技术进步对省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机理。其次,基于文献研究形成了综合承载力候选指标库,通过建立流行度-适用度指标选取模型,构建了省域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分别测度了我国30个省在2004年至2016年间的综合承载力状态和技术进步水平,并对两者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综合承载力以及对各省域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影响,最终针对不同类型的省域提出了优化承载力状态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在理论层面,技术进步能够作用于区域发展的支撑力和压力,既可以对承载力系统产生正向效应,又可以产生负向影响,最终的表现是正负效应博弈的结果。②省域综合承载力状态在研究期内呈现出稳定上升趋势,但各省、各区域间差异较大,东中部区域综合承载力水平远优于西北地区,同时综合承载力与城镇化规模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③技术进步水平表现出波动下降的态势,较大幅度的下降出现在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且技术进步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东北地区较为落后。④在我国整体层面,技术进步对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表现为负向效应,且该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在各省域层面,技术进步对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正向效应类省域集中于我国东部地区,负向效应类省域大多位于东北和西北地区,而正负交替类省域则多处于中部地区。⑤对于正向效应类省域,应采取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制定合理发展目标等措施优化综合承载力;对于负向效应类省域,应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发展的支撑力;对于正负交替类省域则应采取关注自身短板、加快科技融合等手段,推动综合承载力提升的效率。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省域综合承载力间存在动态影响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不同省域发挥的效应不同。只有准确掌握两者的水平和影响作用,才能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更科学的使用技术进步手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提升综合承载力,避免盲目借鉴经验,从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
其他文献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能源消耗的三大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直接和间接影响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2001-2017年间,我国建筑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达3.45倍,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21%。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城镇化不断推进以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将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持续的增长状态,建筑节能挑战巨大。公共建筑作为建筑能耗大户,是各类建筑中能耗强度最高的一类,是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对象。为了降低建筑能耗,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住房问题日益严重,这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民生,解决住房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刻不容缓。自2015年以来,全面支持发展住宅租赁市场的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出台,包括宏观方向层面的政策方针以及具体措施层面的扩大租赁供给、推行租购同权、鼓励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实行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成为当前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深化的强力举措和重要方向,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积极探索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管控制度等,力求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BIM作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技术变革,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项目的绩效水平,但BIM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依据技术与制度互动理论,建设项目治理能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维持参与者之间的合作秩序,协调参与方之间关系,有效的解决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阻碍,推动BIM技术应用。然而,建设项目中项目管理机制包括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对BIM技术应用的具体影响以及影响机制依然是BIM技术应用领域的空白。因此,本文以BIM技术应用的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契约治理、关系治理相关研究以及BIM技术应用有关研究文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质量管理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从8个方面对加强调查监测质量管理、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实施调查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强化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调查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参与调查监测的各方应如何落实共同质量责任,切实提升调查监测质量?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
期刊
北金堤滞洪区位于黄河下游左岸,涉及河南、山东两省四市八县(区),东西长141千米,南北上宽40千米、下宽7千米,全区总面积347.3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0.11万亩,是黄河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长期以来,受国家蓄滞洪区政策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居民生活贫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投标是国内工程承包商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投标书体现了投标人对当前竞争环境的认知集合,决定了企业的投标竞争力。然而由于各建筑企业管理理念和水平的不同,投标决策的随意性较大,导致中标率较低,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让知识逐渐得到重视,为企业提升其投标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知识经由各种知识活动在企业中流动,所形成的知识流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竞争力。知识流无处不在,建筑企业是否充分利用了知识的价值?如何提升知识对投标竞争力的贡献?建筑企业可从投标过程知识流绩效的视角出发,让知识助力于建筑企业提升
近年来,随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网络购物带给人们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便捷的服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习惯之一。影响中国用户网购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是电商节或电商平台带来的促销活动,而在众多的平台促销手段之中,拼多多借由“百亿补贴”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使得其第四季度单季净增4890万年活跃用户,京东、淘宝也相继推出平台补贴活动,平台补贴成为当下电商行业的热门话题。鉴于此,本文将分别在电商平台存在竞争和制造商存在竞争两种环境下,对电商平台补贴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大、能耗高,作为能源消耗的三大部门之一,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工业能耗,建筑节能成本较低,被认为具备较大的节能潜力。城镇居住建筑(含供暖)作为建筑总能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方面具有巨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夏热冬冷地区的城镇住宅采暖能耗目前呈现出从无到有,成倍增长的趋势,居民改善冬季室内采暖需求呼声高涨。若仍然维持夏热冬冷地区采暖能耗目前成倍增长的趋势,或者直接推行类似北方的集中采暖,可能会使得中国城镇住宅除北方集中采暖外的总能耗出现成倍的增长。该地区城镇住宅采暖问题
作为全球贸易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节点城市,郑州市要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急需补足短板,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的背景下,郑州市亟须抓住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色彩营造为抓手,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城市
期刊
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随着其发展房价也逐渐增高,而过高的房价引发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为了实现民有所居,我国积极发展各类保障性住房。为了解决传统保障性住房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开始在大中城市试点推行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江苏省淮安市于2007年首次推出共有产权住房,紧随其后共有产权住房在我国快速发展,对国家平衡社会福利分配、维持社会稳定、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共有产权住房的不断发展,制定合理、高效的供给规模是一个考验。对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政府更清晰了解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