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耐药中ANGPTL4基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具有高度侵袭性。TNBC患者远期复发率与预后较差。目前TNBC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化疗。但是TNBC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因此寻找有效的TNBC治疗靶点至关重要。与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蛋白Polo样激酶1(Plk1)被认为是有潜力的TNBC治疗靶标之一。众多的研究提示小分子Plk1抑制剂BI2536能够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及转移。然而也有研究显示BI2536单药给药疗效不佳,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乳腺癌对BI2536的耐药机制,寻找可能的耐药靶点对于BI2536更进一步应用到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耐药是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常引起肿瘤复发或转移。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耐药TNBC细胞中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系及其机制。为了探究BI2536的耐药机制,本课题用耐受BI2536的TNBC细胞BI-Hs578T,采用RNAseq方法比较耐药细胞与正常Hs578T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随后经过筛选得到了BI2536抗性相关基因ANGPTL4。本研究分别采用基因过表达和基因沉默技术验证ANGPTL4对细胞生长的作用,即在Hs578T细胞中过表达ANGPTL4,在BI-Hs578T细胞中沉默ANGPTL4基因。结果显示过表达ANGPTL4可以诱导TNBC细胞产生对于BI2536的耐药性;沉默ANGPTL4增强了抗性细胞对BI2536的敏感性,并抑制了细胞迁移。鉴于乏氧对细胞增殖与ANGPTL4表达的影响,本研究进行细胞乏氧诱导探讨乏氧条件下ANGPTL4对细胞BI2536抗性的影响。细胞增殖实验证明在肿瘤乏氧的条件下,ANGPTL4仍可调控Hs578T与BI-Hs578T细胞对BI2536的抗性。而本研究发现随着ANGPTL4的敲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同样受到抑制,推测其可能与ANGPTL4诱导的BI2536耐药性相关。此外,本课题选用HIF1α抑制剂2ME2(2-Methoxyestradiol)进行BI2536抗性细胞给药治疗。结果显示,2ME2能够很好地抑制BI-Hs578T细胞的增殖、转移与克隆形成;与正常Hs578T细胞相比,BI2536耐药细胞对2ME2的抑制作用更敏感,提示了2ME2与BI2536联合给药可有效抑制TNBC的生长。综上所述,本论文探讨了ANGPTL4在TNBC细胞BI2536抗性中的作用,并确定了2ME2对于BI2536抗性细胞的抑制作用,为TNBC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是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对一宗典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参与式观察以及对司法社会工作者的深度访谈,从情感社会学的视角考察未成年被害人创伤体验及其背后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未成年被害人会因外界不合理的责任归因产生不适当的感受,并通过整饰感受和行为来逃避痛苦。这种“不合理的痛苦”体验背后不仅是“责备被害人”的隐形文化通过媒体和大众的生产,也是性别视角下“象征性边界”的
期刊
线粒体自噬调节障碍是引发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的原因之一,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量发病和死亡。研究表明,PINK1/Parkin在线粒体自噬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基因突变会引发家族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帕金森氏症。PTEN诱导的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可响应线粒体的损伤而被募集至线粒体外膜,招募
学位
蜘蛛可以分泌多达六种具有独特机械性能的蛋白丝,其中在功能上与蚕丝类似的卵鞘丝能长时间抵抗各种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变化,其断裂能也比蚕丝高一倍,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纺织和环境工程等领域。但由于蜘蛛难以大规模养殖,限制了其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目前人们尝试通过重组蛛丝蛋白来制造人造蛛丝纤维,以解决这一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具有较好生物组织相容性的卵鞘丝,并制备高性能的人造卵鞘丝纤维。圆网蜘蛛的卵鞘丝纤
学位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时远端锁钉的有效打入。[方法]回顾总结50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其远端锁钉的打人情况。[结果]5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其100枚远端锁钉打入一次成功率为86%,3例6枚远端锁钉未能有效打入,占6%,4例8枚远端锁钉采用"C"臂 X 线机透视下徒手打入成功,占8%。 [结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时,要求技术熟练,从术前就要予以足够
会议
天然蛛丝和蚕丝等基于丝蛋白的纤维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杰出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具有十分悠久的应用历史。但是由于天然蛛丝的稀缺性以及天然蚕丝的性能形态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采用人工纺丝的方式制备人造丝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但是限于目前人们对于天然丝的了解以及现有的纺丝技术,仍然不能制造完全媲美天然丝性能的人造丝。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具有不同末端结构域的重组蛛丝蛋白的体外自
学位
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RBPs)通过结合RNA分子调节RNA的代谢及表达,可影响RNA翻译、编辑、拼接、转位及稳定等过程,该家族成员在病毒感染中的机制尚不清楚。RNA结合蛋白39(RNA-binding motif protein39,RBM39)作为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前体m RNA剪接、转运等过
学位
对宝信罩式退火炉、LOI罩式退火炉和连退炉生产SPCC(普通用冷轧钢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宝信炉SPCC产品,LOI炉SPCC产品表面炭黑更少,反射率更高,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略低,断后伸长率略高,性能更加稳定。罩式退火SPCC组织为饼状晶粒和晶粒内粒状碳化物,而连退SPCC组织为等轴状晶粒、晶界处块状碳化物和晶粒内粒状碳化物,且连退SPCC产品晶粒尺寸明显更小。与罩式退火SPCC相比,连退
期刊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是人类、动物和植物的机会性病原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抗生素的天然抗性,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往往非常困难。铜绿假单胞菌的化学传感系统和双组份转导系统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侵入宿主以及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调节自身基因表达,控制菌体的行为、代谢以及发育等所必需的。化学传感系统中的甲基趋化蛋白受体以及双组份转导系统中的组氨酸激酶在检测环境信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学位
人体微生物群是一类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共生微生物群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群体组成与特定状态下的功能表达将直接影响人类机体健康,这促进了传统微生物活菌疗法利用活体移植的益生菌株作为特效治疗药物的发展。合成生物学与遗传学改造工具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关于对工程化改造人类共生菌,并将其作为人类健康诊疗手段,进而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极大兴趣。然而,现有治疗性工程菌株的治疗策略在实际施用中还会受到存在投放方
学位
肿瘤的发展与转移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UP-IT邻近标记系统是将蛋白酶体辅助因子A(Proteasome accessory factor A,Paf A)与诱饵蛋白进行融合,利用Paf A的催化功能将脱氨后的原核类泛素蛋白(Prokaryotic ubiquitin-like p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