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i对Al-1.00Mn-0.85Mg-0.11Ni耐热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铝制散热器逐渐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对于散热器用Al-Mn合金的室温及中高温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进一步提高Al-Mn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前散热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合金化及合适的铸锭热处理制度是提高耐热铝合金组织稳定性及耐热性能的重要途径。固溶于基体中的Mg原子具有固溶强化作用,而Fe和Si能够促进含Mn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促进析出大量弥散相粒子而引起弥散强化。本论文系统研究了 Fe和Si含量对Al-1.00Mn-0.85Mg-0.11Ni-(0.26~0.66)Fe-(0.16~0.87)Si 合金铸锭显微组织、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合金板材室温及中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热轧前铸锭热处理制度(375℃×24 h预处理后热轧、6000℃×24 h均匀化后热轧和无均匀化直接热轧)对Al-1.00Mn-0.85Mg-0.1 1Ni-(0.26~0.66)Fe-(0.16~0.87)Si 合金铸锭显微组织、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开发出低成本、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耐热Al-Mn合金板材提供实验数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Al-1.00Mn-0.85Mg-0.11Ni-(0.26~0.66)Fe-(0.16~0.87)Si 合金铸锭中主要存在Al6(MnFe)相、Al12(MnFe)3Si 相、Mg2Si 相、AlFeNi 相和 AlMnFeSiNi 五种合金相;Fe、Si含量增加,合金铸态组织中结晶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合金铸态晶粒逐渐细化。(2)Fe 对 Al-1.00Mn-0.85Mg-0.33Si-0.11Ni-(0.26~0.66)Fe 合金退火板晶粒具有细化作用。合金铸锭经600℃×24 h均匀化后热轧再经退火处理后晶粒呈细小等轴状,晶粒尺寸由26 μm细化至19μm;合金铸锭经375℃×24 h预处理后热轧和无均匀化退火直接热轧制备的板材再经退火处理后合金板材纵断面晶粒呈椭球状,椭球长轴沿轧向,Fe含量由0.26%增加至0.66%,椭球状晶粒长轴由236 μm和190 μm分别细化至150 μm和 109 μm。(3)Si 对 Al-1.00Mn-0.85Mg-0.65Fe-0.11Ni-(0.16~0.87)Si 合金退火板晶粒尺寸无明显影响。合金铸锭经600℃×24 h均匀化后热轧板再经退火处理后晶粒呈细小等轴状,晶粒尺寸在33~41 μm之间;合金铸锭经375℃×24 h预处理后热轧和无均匀化处理直接热轧制备的板材再经退火处理后板材纵断面晶粒呈椭球状,椭球长轴沿轧向,Si含量由0.16%增加至0.87%,椭球状晶粒长轴分别在58~65μm之间和55~63 μm之间。(4)Al-1.00Mn-0.85Mg-0.1 1Ni-(0.26~0.66)Fe-(0.16~0.87)Si 合金退火板室温性能由晶界强化、Mn原子的固溶强化、第二相粒子(AlMnSi弥散相+Mg2Si析出相)强化三部分决定。Fe含量由0.26%增加至0.66%,固溶强化作用减弱,晶界强化作用增强,第二相粒子强化作用呈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趋势;Si含量由0.16%增加至0.87%,固溶强化作用逐渐减小,而第二相粒子强化作用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5)Al-1.00Mn-0.85Mg-0.11 Ni-(0.26~0.66)Fe-(0.16~0.87)Si 合金退火板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Fe含量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随Si含量增加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Fe、Si含量增大对合金板材的延伸率无明显影响;优化出Al-1.00Mn-0.85Mg-0.1 1Ni-(0.26~0.66)Fe-(0.16~0.87)Si 合金板材中最佳 Fe 和 Si 含量分别为0.65%和0.16%,其相应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铸锭无均匀化直接热轧,热轧板经550℃×1 h退火处理后的室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45 MPa、189 MPa和23%,其200~300℃高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超过53 MPa、60 MPa和53%。(6)Al-1.02Mn-0.77Mg-0.11Ni-0.61Fe-0.16Si 合金板材在 200℃、250℃和 300℃热暴露时,热暴露时间从24 h延长至768 h,合金板材中过剩结晶相粒子和弥散相粒子的尺寸、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Mg2Si析出相粒子数量呈先减少后稳定的趋势,合金板材晶粒尺寸均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合金板材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无明显变化,但延伸率显著减小。(7)Al-1.02Mn-0.77Mg-0.11Ni-0.61Fe-0.16Si 合金退火板在 200℃热暴露时,随热暴露时间从24 h延长至768 h,其200℃高温屈服强度逐渐减小,抗拉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50℃热暴露时,随热暴露时间从24h延长至768 h,合金板材250℃高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50℃热暴露72 h时合金板材的高温力学性能最佳,其高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8 MPa、99 MPa和70%;300℃热暴露时,随热暴露时间从24h延长至768h,合金板材300℃高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00℃热暴露72 h时合金板的高温力学性能最佳,其高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0 MPa、68 MPa和89%。
其他文献
目的和意义:研究新型光交联磷酸功能化壳聚糖-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CSMAP-SPS)理化性能、体外促钙磷盐沉积活性、体外骨细胞相容性及成骨活性。方法:首先对壳聚糖(Chitosan,简写为CS)进行甲基丙烯酸酐(MA)改性,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磷酸化改性,得到磷酸功能化甲基丙烯酸化壳聚糖(CSMAP)。将不同含量(0.5、2.5、5和10 mg/mL)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酸磷酸徳(SPS,Sr5(PO
目的:结直肠癌(CRC)是经常发生在消化道的肿瘤之一。近年来人们发现肠道微生物失调在该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健康个体与结直肠癌化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机制,发现潜在的菌群标志物,为提高CRC治疗的效果、降低化疗耐药率及降低化疗副作用提供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采集到69例粪便样本,将其分为4组。其中,33例为健康个体(C组),17例为CRC患者(I组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后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在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共216名,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患
石油工程涉外项目建造施工合同关系复杂、风险巨大,企业合同评审、谈判能力不强、风险辨识不到位、风险控制不强、规避经验不足等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开展签约前的合同评审与商务谈判技巧研究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浅析国内企业在合同评审、合同谈判方面存在的现状及不足,结合笔者自身国际项目投标及澄清、谈判经验,提出较为实用、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
信息和社交网络时代,由于高性能计算机和移动数字设备的出现,产生和存储了大量的信息,而传统的存储技术已愈发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性能存储器的渴望。现有的存储设备如静态存储器(SRAM)、动态存储器(DRAM)和闪存(Flash)等均是利用电子的电荷来进行信息的存储,每个存储单元中电荷的有无两种状态分别代表计算机二进制编码中的“0”和“1”。一旦断电后SRAM和DRAM中的数据即会消失,无法进行长
背景:肩关节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肩袖肌腱病是引起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肩袖肌腱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物理锻炼、体外冲击波、手术等。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肌腱病具有非侵入性、止痛效果确切、可多次治疗等特点。治疗肩袖非钙化肌腱病时,聚焦式冲击波相较于发散式压力波是否更有优势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上述两种体外震波治疗肩袖非钙化肌腱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研究设计及方法:选取2018年6
目的:探讨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对福辛普利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活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预测价值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57例伴有RAAS激活,入院前未经药物治疗,但具备应用降压药物指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为高血压组,
背景:非特异性疼痛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造成疾病治疗难度大、病程慢性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犬尿氨酸代谢产物参与伴疼痛性躯体症状抑郁症(PPSD)的发生发展。在动物实验或临床实验条件下,发现涉及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TRP-KYN)的神经-免疫交互反应与非特异性疼痛有关。目的:1.分析PPSD患者血清TRP-KYN代谢产物水平、与非特异性疼痛症状严重程度间的关联,探讨PPSD可能的病
致病菌流行使全球承受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是目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和粪肠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可通过医疗器械或粪-口途径引起院内感染,造成呼吸道、肠道、泌尿系统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致病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耐药、毒性增强和耐药基因扩散等重要科学领域。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测序成本的下降,完成测序细菌基因组、甚至完整
背景: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胆汁酸分泌或排泄障碍而形成严重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发展为终末期肝病。胆汁分流术可有效阻断肝肠循环,改善胆汁淤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胆囊结肠Y型吻合胆汁分流术是本研究中心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首选的胆汁分流术式。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胆囊结肠Y型吻合胆汁分流术治疗该病的中远期疗效,并明确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