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镇牧民致贫因素分析及脱贫对策研究——以那曲镇五个村落为例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国11个贫困省(市、区)中,西藏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连片贫困区域。那曲镇位于西藏那曲地区,为那曲市色尼区管辖,人口为1.3万,作为全区扶贫攻坚主要战场之一,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那曲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解决全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系到那曲镇能否在2020年同全国其他地区一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该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那曲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但同时,也应清醒看到,那曲镇贫困牧民解决的温饱只是低层次和低标准的温饱。该镇面临着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类型复杂等困境,同时,贫困牧民也面临着生活环境差、资源拥有量少、教育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以那曲镇所管辖的五个村落为例即玛庆村、楚布村、堆孔村、迪色村和嘎庆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95户,共730人),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这五个村落牧民致贫因素的共性,然后由点到面,总结出整个那曲镇牧民的致贫因素,继而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现实的对策,使那曲镇能实现和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出了具体分析。
小学生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师,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要通过其所经历每一件小事,所参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思想品德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新课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师生交流、合作。教师引导、组织教学活动,掌控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涌
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联动研究趋势  本文以(CNKI)文献库为主,以“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和“vocational colleague and regional economy”在Elsevi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升级,中国社会面临的日益突出的矛盾之一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学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以后的学习中去。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从记性诱导学生、运用现代教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口号,因而,地方政府也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通过加快农村宜居环境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削除城乡差
作文主要取决于平时积累,取决于数年的训练。但对高考作文阅卷流程的了解,对阅卷老师阅卷心理的把握,从而自觉地运用一些作文技巧也是获得佳绩不可忽视的因素。与传统阅卷相比,网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背景下,教育活动追求“回归”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使学生在具体教学中,实现从知识学习向素养形成的具体转变。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创新价值出发,结合教学问题,多角度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传承创新策略,实現最佳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创新;实践策略  为落实中小学校设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