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扶贫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例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扶贫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在扶贫过程中不仅致力于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同时也重视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2014年《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发布,该意见旨在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扶贫事业,并倡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意见中提出要“村企共建”,也就是要动员企业充利用自身的市场、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对其自然资源、产业、市场、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对“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就业、捐资捐物等多种形式来参与扶贫开发,如今各类企业已逐渐成为国家产业扶贫中的中坚力量。在2018年9月,沪深证券交易所陆续发布了上市公司扶贫工作信息的披露情况,并就两市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扶贫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此,本文将探索沪深A股上市公司扶贫投入与其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从而探究企业扶贫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理。本文围绕企业扶贫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来展开研究,并基于现有的理论与研究成果,提出企业扶贫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以2016-2018年3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企业扶贫投入数据和其企业盈利能力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实证模型进行拟合,来验证本文的假设。并对企业在现金、产业、就业、教育四个方面的扶贫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研究不同类型的扶贫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扶贫投入与其自身盈利能力之间有着较为强烈的相关性,并且企业扶贫在产业与就业方面的投入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产业与就业上的投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是正面的。这将有助于企业真正的了解参与扶贫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影响,同时对于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主导的脱贫攻坚战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公民理论以及盈利质量理论,来探究企业扶贫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所构建的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扶贫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高效扶贫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21世纪伊始,在绿色理念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能源体系革命在世界各国兴起,重点是解决能源可持续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而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光伏发电产业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力,且在发电过程中零碳排放,在保证能源可持续性和低碳环保方面有双重效应,因此,光伏发电在我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然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但因为电源资源布局、电网负荷等
我国在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后,我国开始投入大量的相关生产要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使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发展提高。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情可以看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背景之下,企业创新成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想使企业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CEO在这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决策的制定者,无论是专业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都会对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3-2018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CEO作为研究对象,从CEO的经历这个角度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考虑CEO经历的多样性作为本文的变量的基础上,还引入了激励策略和企
当前学界多采用以“概念思维”为基础的诠释方法研究老子之“有”、“无”关系,笔者有感于此种诠释所导致的种种弊病,故而采用一种以“结构思维”为基础的诠释方法即“意象诠释”法,重新诠释老子之“道”,探究老子“道”之不同结构中不同的有、无关系。老子之道论,就其整体结构观之,可分横纵。横者,乃老子之“道”体结构;纵者,乃老子“道”之流行结构,亦可称之为“无-有”结构。在横向“道”体结构中,“常-无-有”为“
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入,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这些导致我国粮食供需情况未来仍可能存在一定的缺口。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的充足供应对我国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的粮食生产正在从自给性生产向市场化生产转变,效益和效率正在成为决定农户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易地扶贫搬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搬迁农户的集体脱贫,但是,易地扶贫搬迁并不能必然使搬迁农户实现脱贫,只是帮助贫困农户摆脱原有的恶劣生存条件,只有他们在迁入区、新的生存条件下形成新的生计方式,才能实现脱贫。已有研究表明,少部分搬迁农户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在搬迁后新的生存条件下自发实现脱贫致富;还有大部分农户只是满足了住房的需求,没有解决生计问题,很难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为了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本文基
《周易》以“意-象-言”这种方式展开易道,它体现着古人展开道论的根本方式,也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以这种展开道论的方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诠释古人的思想,即所谓“意象诠释”。从结构入手,将概念置于结构之中,强调结构的一贯性。“意—象—言”作为传统思维的展开方式,在老子那里表现为“道—象—物”这样的纵向展开的道论结构。本文正是基于此结构,对“自然”加以展开和论述的。在这一结构中,“道”为体、为微;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使其在履行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及调节经济等职能时存在着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间愈发紧密与复杂的业务联系,个别的流动性危机可以通过银行间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不断传染,最终影响银行业系统的稳定性并可能造成银行业危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染的研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银行流动性危机传染的文献,阐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染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疾病传染与流动性危机传染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逐渐迈入信息时代,着力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是再工业化与新兴产业建设的重点。我国从中共“十六大”报告到“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要求也说明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两化”的协同发展,但是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各地的自身条件、经济基础、发展策略不同导致我国区域的协同发展水平有差异,还存在着两者协同发展程度量化不明确、区域之间缺乏针对性评估的问题。因
过去的几十年里,最优分红问题一直是金融保险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现代金融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所涉及的策略由分红逐步拓展到再保险、投资和融资等广泛且实用的领域。那么,如何动态地选择最优的分红、再保险、投资以及融资等策略来减少风险、扩大收益,最终实现股东分红价值最大化,这不仅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实际业务中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在理论研究中所潜心研究的随机最优控制问题。为此,本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