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稻农生产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a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入,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这些导致我国粮食供需情况未来仍可能存在一定的缺口。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的充足供应对我国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的粮食生产正在从自给性生产向市场化生产转变,效益和效率正在成为决定农户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重在对水稻生产户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效率差异的因素,进而提出改进农户水稻生产效率的途径和政策建议。本文基于2014年南方五省452户稻农853个水稻地块的投入产出微观数据,运用一步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究了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的因素。首先对南方五省各种植时期水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次针对影响农户生产效益的因素进行统计,随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农户经营规模、人力资本、及种植模式与地块特征对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地区稻农技术效率在0.214和0.975之间,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733,仍然存在27%的上升空间。(2)经营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U型”趋势,小规模与大规模农户效率比中等规模农户高。在人力资本方面,户主年龄对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效率,但对于大规模经营农户而言,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效率低于教育程度低的农户;非农收入占比对技术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加深,技术效率下降;从生产条件方面来看,地块离家越远生产技术效率越低,电动打药与机器收割相对于手动打药与手工收割而言技术效率更高,说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技术效率,拥有机械对于技术效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加快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户连片耕种;推进机械化服务配套发展,对提供生产外包服务的企业进行补贴,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农业生产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的知识水平及生产技术水平;创造非农就业机会,鼓励兼业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纯农户规模化经营。
其他文献
泰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农业大国之一,约22.65%的泰国人民依靠农业来维持基本生计。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并增加农民收入,泰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专业化种植,并鼓励农民通过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等工业合成品的使用来保证产量。随着化学投入品的广泛采用,泰国的农产品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快速增长。但是,过量的化学投入品使用也导致了土质退化、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在减少化学投入品以修复和保护生
秘鲁的汉语教育事业在近年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发展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课堂管理问题是汉语教师公认的难题,也是笔者任教的秘鲁孔夫子学校汉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对此笔者采用了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搜集了38个秘鲁孔夫子学校汉语课堂管理的问题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孔夫子学校的汉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学生问题行为管理、教师管理和学校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笔者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长期存在正规金融缺位的问题,资本禀赋不足的农户无法依靠自身力量使用抵押及担保来改善信息的不完全。生存小农在信用风险和自然风险交织下难以触及正规信贷,取决于生产生活状态的零散信贷需求往往被迫转向非正规借贷,但价格较高的非正规信贷则由于期限较短、利息成本较高等原因失去了吸引力。规模化农户生产所需的资金、肥料、机械投入无法自给或完全依附民间金融,在面向正规金融贷款时也同样面临交易成本配给
近些年,风电能源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引起了全球普遍高度的重视,其发展呈现了强劲发展态势。统计资料表明,风电能源的年增长率接近27%。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它的发展将成为以后的重点。目前,中国的经济进一步高速进步和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风电能源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受我国政策大力支持和世界需求增加因素影响,我国风电生产能力一直保持着良
在我国21世纪初实行的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主动地去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这对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提升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生课堂”是“生命化课堂”“生活化课堂”“生态化课堂”的简称,是在我国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逐步为国内教育界接受与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包含着我国新
就业质量的提升是农民工融入城镇的最为有力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工非农就业质量仍然较低的现实不容忽视,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群体阶层认同上的底层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关注农民工低质量就业背后可能形成的社会态度,对于准确把握农民工社会态度、行为倾向的内在逻辑,保障农民工社会福利供给,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
21世纪伊始,在绿色理念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能源体系革命在世界各国兴起,重点是解决能源可持续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而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光伏发电产业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力,且在发电过程中零碳排放,在保证能源可持续性和低碳环保方面有双重效应,因此,光伏发电在我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然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但因为电源资源布局、电网负荷等
我国在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后,我国开始投入大量的相关生产要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使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发展提高。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情可以看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背景之下,企业创新成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想使企业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CEO在这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决策的制定者,无论是专业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都会对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3-2018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CEO作为研究对象,从CEO的经历这个角度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考虑CEO经历的多样性作为本文的变量的基础上,还引入了激励策略和企
当前学界多采用以“概念思维”为基础的诠释方法研究老子之“有”、“无”关系,笔者有感于此种诠释所导致的种种弊病,故而采用一种以“结构思维”为基础的诠释方法即“意象诠释”法,重新诠释老子之“道”,探究老子“道”之不同结构中不同的有、无关系。老子之道论,就其整体结构观之,可分横纵。横者,乃老子之“道”体结构;纵者,乃老子“道”之流行结构,亦可称之为“无-有”结构。在横向“道”体结构中,“常-无-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