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高度的集约经营、并伴随着某些不合理的营林和栽培措施,如树种单纯,全垦整地,大面积皆伐、在同一林地上连续栽杉等,加上杉木自身生物学特性等原因,致使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维护和提高杉木土壤肥力,保持人工林持续速生、丰产,已成为我国林业建设,尤其是营林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项目以江西省景德镇枫树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数、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酶、土壤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分析了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指标,对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作出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杉木林龄的增长,土壤容重、含水量趋于增加,土壤孔隙度趋于下降。8a到11a土壤容重增加6.5%,11a到15a土壤容重增加8.45%,8a到11a土壤含水量增加2.05%,11a到15a土壤含水量增加3.3%,8a到11a土壤孔隙度下降2.4%,11a到15a土壤孔隙度下降3.5%。杉木连栽后,二代杉木林的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变的紧实,容蓄能力变小,土壤物理性质恶化。(2)随着杉木林龄的增长,土壤N、P、K、有机质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有所降低。不同代数、不同层次土壤pH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不同代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代数、不同层次之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均呈显著差异。杉木林的生长降低了土壤pH、有机质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因此,杉木林龄越大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越强。(3)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0-10cm土壤酶活性最高,20-40cm土壤酶活性最低。在同一土壤层次中,杉木纯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酶的活性也在减少。8a杉木土壤酶的活性最高,而15a杉木土壤酶的活性最低。一代杉木林土壤酶活性高于二代杉木林6a,即杉木连栽后土壤酶的活性降低。(4)运用土壤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土壤退化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质量作了综合评价,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依次为:8年生林>11年生林>15年生林>二代杉木林6a,表明杉木林的生长降低了土壤综合质量。杉木连栽后,土壤质量指数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