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等一切劳动能力的基础。土地不是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而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土地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提倡合理利用土地,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地生态承载力方面的研究逐渐完善,但是对于各省市生态足迹存在问题的原因尚未分析清楚。因此,开展土地生态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延龙图规划的首要城市及长吉图开发先导区的前沿城市—延吉市作为研究区,以GIS、MATLAB和SIMCA-P为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城市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分析理论,定量探讨了延吉市1994-2010年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状况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显著因子,并在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具有一定的可鉴性。本文在GIS、MATLAB和SIMCA-P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定量分析了延吉市1994-2010年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状况,且探讨了影响其变化的显著因子,采用预测模型对延吉市未来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深入地动态分析,主要得出一下结论:(1)1994-2010年延吉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上下波动,人均生态赤字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至2010年人均赤字达到1.176836968hm2/人。(2)选取直接影响延吉市生态足迹变化的经济和人口因素相关的12个社会经济因子指标,反映其对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程度。决策出人口、耕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及第三产业为显著影响因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优化对策。(3)经灰色系统模型与偏最小二乘模型预测精确度对比,本文选取适合本研究的灰色GM预测模型,预测延吉市未来十年内生态足迹值,至2020年延吉市生态足迹将达到2.8949hm2/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能利用本研究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实现延吉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