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对林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作用探讨--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来源 :第九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南京林业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以来,该校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采取的具体做法,取得的具体成效数据为依据,对林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的一些困难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初步探讨了林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研究生教育转型期,以发展性评价促进质量内涵建设,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主体性、过程性、质性,以差异性、增值性、引导性作为评价的亮点,在动态性、评价主体、数据源上实现三个结合,将成为转型期研究生教育“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理念下质量评价的必然要求.
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保证当下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将导师负责制视为“老板制”“无限责任制”;二是认为保证主体是作为实体机构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学院;三是以为构建了相关管理制度便搭建了质量保证的运作机制与保障机制.基于“AIR”思想提出跳离误区的出路在于有关人员树立共同治理、师生为本等理念,在技术、权益层面构建系列运作机制,注重行动研究和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文化心理、利益关系研究.
二级培养单位作为研究生培养任务实施的主体,其与指导教师、研究生和社会及用人单位等研究生教育主体的关系密切,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有着突出的重要地位.分析各个主体在研究生培养不同阶段的作用体现,按照“输入—过程—输出”的过程框架,探索构建二级培养单位培养目标制定体系、培养过程建设体系、培养结果评价体系组成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坚持“服务需求、提升质量”的主线,是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转强的关键.综合改革覆盖研究生教育的进、培、管、出全过程,涉及管理机制、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全方位.综合改革立足于发掘研究生教育的内生动力,相较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外部动力模式,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性、根本性途径.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总书记为致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在当今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教育也应顺应潮流,参与到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中.教育互联互通,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教育全面发展.
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一流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建设机械、材料、土木、管理、生物化工等六大系列留学研究生全英文授课体系,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研究生课程,设立首席学术顾问、创新留学生培养机制与管理模式等举措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学校的高层次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增加,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学习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研究国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跟踪国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动态、借鉴国外研究生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构建了符合南航特点、能适应国际竞争需求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
湖北的纺织产业基础雄厚,更是教育大省,特别是面对新一轮中部崛起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给湖北研究生教育发展带来潜在的“政策红利”,为纺织服装行业和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在中部独一无二的区位和专业建设覆盖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优势,为湖北特色研究生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发挥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咨询服务的作用,并利用各自优势资源,推动当地纺织服装产
加州是美国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州,其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运行方式成为全球典范.《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是加州1960-1975年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与法律汇编,作为处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矛盾的经典案例和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重要改革法案,《总体规划》对江苏高校分类发展有着极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
到2017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设置已达十年,对MTI教育模式的探讨也在不断地深入与加强.“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给专业翻译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更多MTI院校的获批,毕业生就业压力彰显.如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MTI院校首要思考的问题.避免同质化,以专业性为基础,本地化为方式,把握